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视角下余华《兄弟》英译本研究
本文关键词: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视角下余华《兄弟》英译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中国先锋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余华在中国文坛颇负盛名且著作颇丰。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国的初高中教材甚至多次走进海外课堂。2005年,经过十年的积淀,余华出版了长篇小说《兄弟》上部,而后在2006年又出版了下部,从此这部长篇小说在国内迎来了两极分化的评论。然而,自2009年《兄弟》英译本在美国和英国发布以来,海外媒体高度赞扬了这部小说及余华本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兄弟》英译本推动了其在英美国家的走红。本文对《兄弟》英译本进行了个案研究和文本分析。笔者采用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兄弟》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豪斯翻译质量模式的述介以及其在《兄弟》英译本质量评估过程中的应用,评价《兄弟》英译本的翻译质量和检测该模式在评估汉英长篇小说译文质量上的适用性。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立在她对一些翻译基本概念的重新定义和她自创的翻译术语基础上,后来又进行了修订并提出了修订版的豪斯质量评估模式。在豪斯原有的模式中,她将评估参数分成语言使用和语言使用者两大维度,这两大维度又涵盖了八个具体维度。而在修订模式中,她吸收了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并重新设置评估参数,将原有的八个维度融入语域三要素和语类范畴。豪斯建议,根据原文本和译文本在八个维度上的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的分析后将译文本归为显性翻译或者隐性翻译。豪斯模式述介之后,笔者将会运用豪斯修订后的评估模式对比分析《兄弟》原文本与译文本在该模式八个维度上的匹配情况从而评估《兄弟》英译本的翻译质量。具体的评估操作过程为先将原文本和译文本在语场、语旨、语式和语类上进行对比。其中语场包括题材和社会行为这两大维度。语旨则涉及到原文本作者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关系,以及社会态度这三大维度。而语式涵盖了媒介和介入程度这两大维度。继而对比原文本与译文本在这八大维度上的分析结果,并检查译文本和原文本在这八大维度上的匹配程度。最终,根据匹配程度将译文本归结为显性翻译或隐性翻译并评估译文本翻译质量。通过分析,本文最终得出结论,认为《兄弟》英译本在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中的八个维度上的匹配度很高,英译本为显性翻译且翻译质量极高。而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也适用于汉英长篇小说译文质量评估。在未来对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运用中还可以为其寻求更多新的运用领域。然而,该模式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如参数设置不够合理,运行步骤不够简化等导致整个评估过程缓慢耗时。
【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 豪斯模式 《兄弟》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046;H315.9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6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1-12
- 1.2 Yu Hua and Brothers12-15
- 1.3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5-16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6-25
- 2.1 Foreign Studies16-22
- 2.1.1 Foreign Studies of Yu Hua and Brothers16-18
- 2.1.2 Foreign Studies of the Translation of Brothers18-20
- 2.1.3 Foreign Studies about House's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20-22
- 2.2 Domestic Studies22-24
- 2.2.1 Domestic Studies of Yu Hua and Brothers22
- 2.2.2 Domestic Studies of the Translation of Brothers22-23
- 2.2.3 Domestic Studies about House's Model23-24
- 2.3 Summary24-25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5-31
- 3.1 Major Concepts of House's Model25-27
- 3.1.1 Re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25
- 3.1.2 Equivalence and Meaning25-26
- 3.1.3 Overt and Covert Translation26-27
- 3.1.4 cultural Filter27
- 3.2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House's Model27-29
- 3.3 Parameters and Operation Process of House's Model29-31
- Chapter Four Application of House's Model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Brothers31-54
- 4.1 Analysis of Register in the Source Text31-37
- 4.1.1 Field of the Source Text32-33
- 4.1.2 Tenor of the Source Text33-35
- 4.1.3 Mode of the Source Text35-36
- 4.1.4 Genre of the Source Text36
- 4.1.5 Function of the Source Text36-37
- 4.2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37-54
- 4.2.1 Field37-42
- 4.2.2 Tenor42-46
- 4.2.3 Mode46-48
- 4.2.4 Genre48-52
- 4.2.5 Statement of Quality52-54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4-57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54-55
- 5.2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55-57
- Works Cited57-60
- Publications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侃;;《兄弟》内外(上)[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5期
2 何三宁;;翻译质量评估在我国译学中的定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康雷鸣;胡作友;;广告汉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司显柱;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兼评《孔乙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符元兰;;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以杜甫诗《赠卫八处士》的两个英译本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何三宁;;并列还是从属:翻译质量评估与翻译批评之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韩江洪;郭玉婷;;从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看美剧字幕翻译——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朱小美;叶景坤;;论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视角下的黄源深译《道连·格雷的画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9 姜智芹;;西方人视野中的余华[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司显柱;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傅冰;演讲词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D];湘潭大学;2011年
2 谈琦;科技翻译质量模糊评估模式[D];湖南大学;2004年
3 莫银丽;模糊学在翻译质量评估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4 邵春美;论法律言语行为翻译的质量评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姜睿萍;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英汉互译中的可行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裴柱爱;余华的《兄弟》解读[D];复旦大学;2008年
7 姚明军;从目的论角度对《兄弟》英译本的翻译批评[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视角下余华《兄弟》英译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5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