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14:13

  本文关键词: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学本质一直是文学研究者们孜孜不倦的研究对象。本文对文学本质问题的考察,很大程度上,是置于当代语境之中。当前,文艺学界正在如火如荼地讨论文学“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做批判性反思,并试图构建合理的文学本质观。自亚里士多德起,本质主义就存在于哲学和艺术领域。悠久的发展历史使得本质主义这一概念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要把握本质主义这一概念的具体理论内涵,必须厘清本质这一概念,并从本质产生的源头及发展过程来探索本质主义的产生和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四谓词理论”和“范畴论”为本质主义建立起理论基石。在对本质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本质的存在是本质主义产生的内在根据,而本质主义正是在对本质追问的过程中人类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展现。本质主义文学思想是哲学领域中的本质主义作用于文学领域的结果。本质主义文学思想以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文学本体论为基础,将文学本质论推崇为一种形而上的“真理”观念。因而它的思维倾向主要反映在“本质追问”“二元对立”以及“绝对论”三个方面。就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生成背景而言,它主要有两个因素:社会背景和价值立场。之后,本文试图从以下两个学案来具体分析本质主义视域下的文学理论形态:文学意识形态的生成背景及其局限,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生成背景及其局限。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在确立之后,其自身理论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在历史性的发展过程中,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日益显露。就其合理性而言,本质主义文学思想为文学经典确立的规则和标准;为文学划定界限,守护“纯文学”的境地;以“审美”本质将我国文论教材从意识形态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然而在后现代语境之中,本质主义文学思想显得格格不入。它将本质定性为永恒不变的普遍性,严重束缚了当代文论教材建设和文艺学学科发展;特定时期对文学经典的极端推崇破坏了文学的主体性和多样性。最后,本文将试图扬弃现有的本质主义文学思想,尝试构建合理的文学本质观。
【关键词】:本质 本质主义 本质主义文学思想 文学本质观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0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8
  • (一)研究源起、思路及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10-18
  • 1.本质主义的理论内涵及其局限10-14
  • 2.研究现状14-18
  • 一、哲学领域中的本质和本质主义18-25
  • (一)从本质到本质主义18-21
  • 1.本质的理论内涵18-19
  • 2.本质主义的理论内涵19-20
  • 3.本质与本质主义的差异20-21
  • (二)本质主义的特征21-25
  • 1.思维方式:二元对立21-22
  • 2.价值取向:求真22-23
  • 3.身份特征:精英与立法者23-25
  • 二、当代本质主义文学观的确立25-31
  • (一)文学领域中的本质主义25-27
  • 1.哲学基础25-26
  • 2.思维倾向:本质追问、一元论、绝对论26-27
  • (二)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之生成背景27-31
  • 1.社会语境28-29
  • 2.价值立场29-31
  • 三、学案分析:本质主义视域下的文学理论形态31-37
  • (一)文学意识形态论31-33
  • 1.文学意识形态论的生成31-32
  • 2.文学意识形态论的局限32-33
  • (二)审美意识形态论33-37
  • 1.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生成34-35
  • 2.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局限35-37
  • 四、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的历史性评价37-46
  • (一)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的历史合理性37-41
  • 1.确立文学经典的规则和标准37-39
  • 2.追求“纯文学”,保护文学的确定性特质39-40
  • 3.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40-41
  • (二)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的理论限度41-45
  • 1.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与文艺学学科发展42-44
  • 2.再谈文学经典问题44-45
  • (三)小结45-46
  • 余论 合理建构文学本质观46-50
  • 参考文献50-59
  • 致谢59-60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党圣元;;本质抑或去本质、反本质——新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研究的两种思路论衡[J];文艺争鸣;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81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d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