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4 07:44
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一直备受中外学者的关注。作为中国古代屈原之后、李白和杜甫之前最伟大的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诗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关于陶渊明及其作品的学术研究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受人瞩目,在海外,对陶渊明的兴趣与研究也持续了多个世纪,方兴未艾,相关著述宏富。一个专门的术语“陶学”已被学界普遍接受,成为与红学、楚辞学和诗经学相呼应的一个研究领域。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值得所有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首创了田园诗这种诗歌形式。陶渊明从小受到儒学的熏陶,在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又接受了道家的思想,同时在其生活的六朝时期,佛学和玄学盛行,他因此吸收释道二家淡泊名利的思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陶渊明首创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田园诗。其诗文个性分明,志存高远,语言纯朴,描写真实,既可见“猛志逸四海”的志向,又有“性本爱丘山”的志趣。对田园生活的描写是陶渊明诗文的最重要主题之一,他以质朴的语言、精炼的用词大量描写农村自然景物和躬耕的乐趣,开启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全新的领域,影响了其后历代诗人,尤其是唐代的田园诗派...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陶渊明诗文英译综述
一、海外陶渊明诗文英译概述
二、国内陶渊明诗文英译概述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综述
一、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的整体概述
二、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第三节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 海外陶诗英译者的整体审度与多元化阐释
第一节 艾克尔的“因诗知人”阐释
一、对陶渊明思想倾向的总体把握
二、对陶渊明隐士形象的解读
第二节 张、辛合译本的“过度”阐释
一、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的整体认识
二、对陶渊明思想倾向和生活方式的理解
第三节 海陶玮的“知人论世”阐释
一、对陶渊明诗文创作背景的理解
二、对现实世界与作品中陶渊明的关系解读
第四节 戴维斯的“存疑”阐释
一、对中国学者陶学研究的质疑与批判
二、对陶渊明人格的阐释
三、对陶渊明诗歌特征的理解
第五节 辛顿“走向现代读者”的阐释
一、对陶渊明诗歌风格的解读
二、以目的语读者为目标的阐释方式
结语
第三章 海外陶诗英译中的学术型翻译路径
第一节 考证与翻译
第二节 评注与翻译
第三节 学术型翻译的语言特征
第四节 深层意义的探究
小结
第四章 海外陶诗英译中创作型翻译路径
第一节 译文形式自由
第二节 节奏处理灵活
第三节 译文语言多重个性呈现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海外陶诗英译者阐释意图的差异性与有限性
第二节 两种翻译策略的得与失
第三节 海外陶诗英译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23130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陶渊明诗文英译综述
一、海外陶渊明诗文英译概述
二、国内陶渊明诗文英译概述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综述
一、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的整体概述
二、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第三节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 海外陶诗英译者的整体审度与多元化阐释
第一节 艾克尔的“因诗知人”阐释
一、对陶渊明思想倾向的总体把握
二、对陶渊明隐士形象的解读
第二节 张、辛合译本的“过度”阐释
一、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的整体认识
二、对陶渊明思想倾向和生活方式的理解
第三节 海陶玮的“知人论世”阐释
一、对陶渊明诗文创作背景的理解
二、对现实世界与作品中陶渊明的关系解读
第四节 戴维斯的“存疑”阐释
一、对中国学者陶学研究的质疑与批判
二、对陶渊明人格的阐释
三、对陶渊明诗歌特征的理解
第五节 辛顿“走向现代读者”的阐释
一、对陶渊明诗歌风格的解读
二、以目的语读者为目标的阐释方式
结语
第三章 海外陶诗英译中的学术型翻译路径
第一节 考证与翻译
第二节 评注与翻译
第三节 学术型翻译的语言特征
第四节 深层意义的探究
小结
第四章 海外陶诗英译中创作型翻译路径
第一节 译文形式自由
第二节 节奏处理灵活
第三节 译文语言多重个性呈现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海外陶诗英译者阐释意图的差异性与有限性
第二节 两种翻译策略的得与失
第三节 海外陶诗英译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23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02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