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造型艺术美的延续与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2:43
本文关键词:微观造型艺术美的延续与创新研究
【摘要】:微即小,但自古以来“微”字还有隐匿之意。《礼记·学记》中的“其言也,约尔达,微而臧,罕譬而喻[1]。”这里的“微”也指一种简洁而通达的表达方式,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今天,“微”字更有精致、细致的含义,更多的是代表了当代人对生活、对艺术的一种积极态度。在微观造型艺术领域,精微的艺术也同样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微观造型艺术就是要将宏观与传统之美继承,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开辟出一片新的创作天地,将美在微观世界中延续。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过多关注于“一目了然”而忽略了细微,如果细心,我们会发现艺术和生活的真理就在身边。在艺术领域中,饱含创作者丰富的情感、贴近生活、顺应自然并且能与读者产生共鸣的作品即是美的,这种美不因尺度而改变。当今微观艺术在材料、创作形式等方面新的突破、未来的发展及应用方向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美在微观艺术中得以延续的前提就是要结合所处时代的审美观念、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本文将微观造型艺术的起源及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对两种主要的语言表达——微雕艺术和微画艺术分别进行详细的剖析。其次对微观之美的延续和创新两个方向进行重点探究,并通过事例分析及作者本人切身的创作实践来阐释微观之美。文章最后对微观造型艺术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了作者本人的思考和认识。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美不受尺度、规格等影响,微小的艺术也同样可以绽放出大的精彩;二、从横向来看,当代微观造型艺术是对宏观美好的再表达。从纵向来看,是对传统微观艺术优秀品质的继承与延续;三、在结合社会需求和审美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微观造型艺术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前提;四、当代微观造型艺术更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更重视创作的参与性;五、随着微观造型艺术的不断发展,其创作形式也将越来越丰富多彩。
【关键词】:微观造型艺术 微雕 微画艺术 微型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0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0-11
- 1.3 课题研究内容11-12
- 1.4 选题意义12-13
- 1.4.1 理论意义12
- 1.4.2 现实意义12-13
- 1.5 研究方法13-14
- 1.6 论文结构框架14-16
- 2 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沿革16-24
- 2.1 微观造型艺术概述16
- 2.2 微观造型艺术的起源与发展16-24
- 2.2.1 微观造型艺术创作的雏形16-18
- 2.2.2 微观造型艺术的兴起与发展18-22
- 2.2.3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再创造22-24
- 3 微观造型艺术的语言表达及创作意义24-40
- 3.1 微雕造型艺术24-32
- 3.1.1 微雕造型艺术概述24-26
- 3.1.2 微雕造型艺术的工艺形式26-31
- 3.1.3 当代微雕创作的主要特点31-32
- 3.2 微画艺术32-35
- 3.2.1 微画艺术的定义32
- 3.2.2 微画艺术的创作形式与特点32-34
- 3.2.3 当代微画艺术独特的魅力34-35
- 3.3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创作的意义35-40
- 3.3.1 个性化的表现特征35-36
- 3.3.2 造型艺术的新语境36-37
- 3.3.3 发掘材料的应用价值37-40
- 4 美在微观造型艺术领域的延续与创新40-54
- 4.1 微观造型艺术中的延续性40-44
- 4.1.1 在微观中发现宏观之美40-42
- 4.1.2 对传统微观造型艺术的继承和发展42-44
- 4.2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突破与创新44-54
- 4.2.1 创作材料的多样性44-45
- 4.2.2 创作人群的普及化45-48
- 4.2.3 先进技术的借鉴与应用48-50
- 4.2.4 与网络信息传播相结合50-54
- 5 例证当代造型艺术中的微观之美54-72
- 5.1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作品分析54-58
- 5.1.1 曲儒在创作材料上的突破54-56
- 5.1.2 威拉尔威根(Willard Wigan)针尖上的创作56-58
- 5.1.3 阮蓝庆微油画58
- 5.2 民间无名微观造型艺术作品58-60
- 5.3 作者本人创作实践及思考60-72
- 5.3.1 创作主题的选择60-61
- 5.3.2 创作准备阶段61-63
- 5.3.3 创作实践过程63-68
- 5.3.4 作品调整及展示方式68-69
- 5.3.5 创作体会及思考69-72
- 6 微观造型艺术的发展前景及思考72-84
- 6.1 微观造型艺术未来发展方向72-78
- 6.1.1 纳米技术使微观造型艺术更加极致72-76
- 6.1.2 科学的介入让创作无限可能76-78
- 6.2 对微观造型艺术发展的新思考78-84
- 6.2.1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繁荣的原因78-79
- 6.2.2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79-80
- 6.2.3 微观造型艺术与当代审美趣味的关系80-81
- 6.2.4 对微观造型艺术未来发展的思考及建议81-84
- 7 结论84-86
- 参考文献86-88
- 致谢88-90
- 附录90-94
- 附录一 图片索引90-94
- 附录二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淑芳;宋威;;发展有个性的钧瓷艺术——浅析孔家钧瓷的特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3期
2 田志涌;;浅析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意蕴[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3 吴悦石;;在精微之巅[J];法人杂志;2008年01期
4 孙武;;网络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路菲;;毫厘间雕出广袤人生 透视“大悟山君”付黎明教授的微雕艺术[J];上海商业;2013年04期
6 福良 ,力群;核雕趣话[J];上海工艺美术;2005年01期
7 沈海军;;微纳米雕塑艺术与微纳米雕刻技术[J];艺术科技;2009年04期
8 沈海军;;微纳米动物艺术及其创作[J];艺术科技;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朝建;丰子恺艺术美学思想探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包英志;我国微雕艺术的现状与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47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84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