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马辉的仓央嘉措诗歌汉译

发布时间:2017-10-07 00:11

  本文关键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马辉的仓央嘉措诗歌汉译


  更多相关文章: 仓央嘉措 马辉 诗歌创作 翻译


【摘要】:在仓央嘉措诗歌80余载的汉译历史上,现有的23个译本堪称蔚为大观。它们有的以学术性著称,有的以文学性名世,有的从读者接受着眼,有的以忠实原文见长,可谓各具特色,各得其所。其中马辉译本以对于原作的偏离饱受质疑。在这里,译者的创意性被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到了翻译与创作水乳交融、彼此难辨的程度。事实上,马辉的译诗已经颠覆了人们对于翻译的传统观念,正在朝向现代诗歌创作迈进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这种走向使得翻译与创作之间的界限消弭于无形之中。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
【关键词】仓央嘉措 马辉 诗歌创作 翻译
【基金】: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仓央嘉措诗歌研究:译介、传播与比较”(项目批准号:14YJC740075) 天津市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汉诗英译风格流派研究”(项目批准号:TJWW15—006) 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博士基金项目“《人间词话》英译对比研究”(项目批准号:52WW1509)
【分类号】:H059;I0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 中国迎来了崭新的21世纪,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也面临着新的时代特征。首先,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人们渐趋接受了外来文化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政府对社会文化生活也顺势采取了十分宽松的政策,当代的文学文化取得空前的发展。其次,互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迎春;;当代诗歌:走向反讽中心主义[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2 晓屋;;能指和所指的混乱:当代诗歌艺术的困境[J];艺术评论;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荣立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马辉的仓央嘉措诗歌汉译[J];民族翻译;2016年03期

2 董迎春;;话语转义与当下的反讽叙事——以20世纪80年代伊沙诗歌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3 董迎春;;时代之诗的去蔽与可能[J];南方文坛;2016年01期

4 董迎春;;在语言与时代的表现之间[J];文艺评论;2015年11期

5 姜永琢;李心释;;反讽时代的诗歌批评语言——董迎春诗学研究述评[J];南方文坛;2014年03期

6 董迎春;;反讽时代的孤寂诗写——再论海子诗歌精神[J];南方文坛;2014年03期

7 李心释;;当代诗歌的意象问题及其符号学阐释途径[J];学习与探索;2013年07期

8 董迎春;;在“孤寂”中探秘“诗”的可能——沈苇诗歌研究[J];名作欣赏;2013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毅衡;;反讽:表意形式的演化与新生[J];文艺研究;2011年01期

2 董迎春;;当下诗歌写作:从“反讽”到“歌唱”[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张清华;;朦胧诗:重新认知的必要和理由[J];当代文坛;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波;;越传越多的“仓央嘉措情歌”[J];读书;2007年11期

2 杨逾涵;;仓央嘉措:一个被误传的神话?[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3期

3 马丽娅;;《仓央嘉措情歌》创作手法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张武江;;仓央嘉措情歌汉语译介出版研究[J];西藏研究;2011年06期

5 韩晶晶;;超脱于尘世的尘念——读仓央嘉措的《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J];美与时代(下);2013年03期

6 ;仓央嘉措情歌[J];中国民族;1981年01期

7 于乃昌;;仓央嘉措生平疏议[J];西藏研究;1982年03期

8 宋晓嵇;对仓央嘉措的点滴见解[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9 贾拉森;有关《仓央嘉措传》的几个问题[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10 张松操;东方神坛上的叛逆者—仓央嘉措[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晶晶;仓央嘉措:一直被误读,从未被了解[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2 林杰;仓央嘉措:此情不关风与月[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意娜;仓央嘉措:你念,或者不念[N];中国经营报;2011年

4 原筱菲;究竟有多少个仓央嘉措?[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意娜;拂去尘埃[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李皖;仓央嘉措的情歌[N];中国经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乔燕冰;虔敬莲花,为他人写“自传”[N];中国艺术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黄伟;究竟是谁写下了《见与不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9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读诗要读出“内在的自己”[N];深圳特区报;2011年

10 记者 刘晓燕 通讯员 孙莹;《见与不见》并非仓央嘉措情诗[N];人民法院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资鸿;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误读及其多义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安加妍;《红尘中最美的重逢—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节选翻译报告[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尕玛措;论仓央嘉措的情歌[D];西南大学;2010年

4 于赛;李煜与仓央嘉措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曹丹;接受美学视域中的仓央嘉措情歌[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6 栗军;藏族诗人仓央嘉措情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拉毛措;《仓央嘉措道歌》版本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才仁嘉;论仓央嘉措的道歌[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9 尕藏东智;论《仓央嘉措情歌》汉译版[D];西藏大学;2011年

10 叁知扎西;浅析藏汉诗歌翻译中的《仓央嘉措情歌》汉译本[D];西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5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985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