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复调性对话
本文关键词:论《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复调性对话
更多相关文章: 乔叟 《坎特伯雷故事》 复调 对话 多元文化
【摘要】:《坎特伯雷故事》是英语诗歌之父——乔叟晚年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集中世纪文学之大成。这部堪称"人间喜剧"的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出14世纪的英国在政治、经济、宗教和思想上所经历的历史性变革,深刻反映出当时多种文化思想交织的社会现实。诗人利用中世纪的朝圣框架展开叙述,让一群来自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香客们在朝圣旅程中对话与攻讦,通过他们各自讲述的不同体裁的故事以及不同的主题与思想文化之间的碰撞,形成一种基于朝圣之旅的多声部、复调性对话,折射出当时英格兰复杂多元的社会现实。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乔叟 《坎特伯雷故事》 复调 对话 多元文化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0SK064)
【分类号】:I561.072
【正文快照】: 引言《坎特伯雷故事》是被誉为“英语诗歌之父”的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3?—1400)在其创作生涯成熟时期的一部最重要作品。作为乔叟的集大成之作,《坎特伯雷故事》被视为诗人诗艺创作上的典范,自问世后的几百年来,一直受到英美文学评论界的强烈关注。对于这部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岳球;《坎特伯雷故事》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探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的朝圣旅程与基督教传统[J];外国文学;2004年06期
3 刘洋风;;信仰和现实之间的徘徊——论《坎特伯雷故事》的宗教思想[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刘铁铠;《坎特伯雷故事》:一幅14世纪英国生动的社会风俗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5 沈忠阳;;论《坎特伯雷故事》的狂欢化特征[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3期
6 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与《十日谈》——薄迦丘的影响和乔叟的成就[J];国外文学;2002年03期
7 刘洋风;;游走在悍妇与斗士之间——论巴斯妇形象[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8 郭世绪;浅谈译文保存原著时代特色的问题——就汉译《乔叟文集·总引》与译者商榷[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9 德雷克·布鲁尔 ,张富生;乔叟的韵文故事诗[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10 张金凤;狂欢和对话:对《坎特伯雷故事集》的重新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茹;;跨越种族的樊篱 谈任碧莲和她的《地道美国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孙飞凤;;论会话含意理论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杜昌忠;;论弗莱的中世纪传奇文学批评与乔叟的传奇故事特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光照;;东西方两位大旅行家笔下的中国——徐霞客与马可波罗游记之比较[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颜学军;;马洛“欲望”戏剧的伦理维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云;;属性流变 生存策略——文化解读任碧莲的《莫娜在希望之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成坚;;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当代北爱尔兰文化融合与反思[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明利;;定义“典型美国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朱卫红;;贞洁·美德·报偿——论《帕梅拉》的贞洁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娅;;浅析“世纪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文学研讨会上“多元文化”思潮生争议[N];文艺报;2003年
2 刘乃银;中世纪英国女性的声音: 第一部英文自传《玛格丽?坎普之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记者 江湖;中日女作家金秋北京对话[N];文艺报;2001年
4 邱华栋;翁贝托·埃科:智力的空间[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潘盛;外国文学中的现代性转型[N];文艺报;2006年
6 瞿世镜 任一鸣;当代英国小说的世界视野[N];文艺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夏榆;看哪!艾柯这个人[N];南方周末;2007年
8 陈瑞琳;“离而不散”的加华文学[N];文艺报;2007年
9 苏畅;乌戈利诺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苏耕欣;哥特小说:中产阶级的矛盾[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亚娟;文化的狂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丁建宁;超越的可能:作为知识分子的乔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进;“权威”与“经验”之对话[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菊丽;结构与解构的悖论性对话[D];河南大学;2005年
5 周卫忠;巴赫金诗学的双重性思想[D];浙江大学;2005年
6 曾梅;冲突的思考 融合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6年
7 胡琳;欧洲近代长篇小说成型过程中的史诗距离与文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管南异;进退之间—本杰明·狄思累利的“青年英格兰”三部曲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赵怀俊;走向神坛之路[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慧;艾柯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秋;试析任碧莲《典型美国人》与《莫娜在希望之乡》中的身份问题[D];西北大学;2004年
2 黄崇君;冲虚与对话[D];武汉大学;2005年
3 罗益民;巴赫金未完成性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晓霞;卡夫卡《城堡》中的对话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利芳;论《转换的天空》之动态文化建构与跨文化性[D];安徽大学;2007年
6 刘妍莉;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沉默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马琳;怪诞躯体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薛丽;《魔桶》中的人物话语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孟欣;荒岛文学与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神话[D];西北大学;2007年
10 陈彦平;论《坎特伯雷故事》的多样整合性[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24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2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