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浅析《老人与海》的叙事手法

发布时间:2017-10-15 15:51

  本文关键词:浅析《老人与海》的叙事手法


  更多相关文章: 海明威《老人与海》叙事手法


【摘要】:海明威出生于美国,是著名的小说家。本文分析现实主义力作《老人与海》,作品是简洁朴实的美学思想的体现。作品里人物极具有象征意义,对老人的捕鱼时的动作和表情描写的绘声绘色。这些都体现出老人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
【作者单位】: 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海明威《老人与海》叙事手法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我们不得不从小说的时代背景来给它一个定位和思考,当时处于世界大战和西班牙战争的双重夹缝中。相信这些和一些颠沛流离的社会现象,给作者的精神和身体带来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曾经被别人说才华已尽的海明威就是老人的一个典型的缩影,作者直到自杀都没有发表什么作品,这些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萍;马延军;;《老人与海》的主题涵盖[J];文学教育(下);2009年09期

2 罗小军;;困境中不失去生命的硬度——海明威《老人与海》读与写[J];初中生;2010年06期

3 史绍典;;“冰山原则”下的《桥边的老人》——读海明威《桥边的老人》[J];中学语文;2010年34期

4 雁南;;海明威和《老人与海》[J];北京工人;1999年08期

5 刘中民;;打不败的失败者——试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6 熊玉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赏析[J];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10期

7 董宏猷;;男子汉的尊严[J];少年文艺(上海);2002年07期

8 朱婧怡;;用执着谱写人生[J];创作;2010年06期

9 王彬;;让生活直接感染读者[J];中国校园文学;2002年01期

10 张金秋;武国英;;浅析《老人与海》中的生态内涵[J];教书育人;2009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婷;;《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乔丹[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飞凤;;论会话含意理论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张月亭;;《德伯家的苔丝》中叙述视野的由“小”变“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方智敏;;危机与幻灭 孤独与畸变——评舍伍德·安德森的《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梅;;进入天堂的凯歌——《允准上天堂的运动员之狂喜》[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衡巽;;美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启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7 王雪逸;;论《我弥留之际》中的复调特征[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莉清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从文化物质主义角度解读海明威的创作主题[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2 赵秦;历史人物的心理分析(之四)[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洁尘;瓦莱丽与两个海明威[N];中国妇女报;2006年

4 王问生;“世界上最适合作家创作的城市”[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任井、凯梅;第10届海明威国际会议在意大利举行[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朱晓剑;相约萨马拉[N];青岛日报;2006年

7 于凤川;古美共同保护海明威作品文献[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邹波 文;沉默的少数[N];经济观察报;2004年

9 宋惠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N];学习时报;2011年

10 林一安;调制异国情趣的笔墨[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天中;空间视阈下的海明威老年角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3 卢国荣;二十世纪美国生态环境的文学观照[D];吉林大学;2008年

4 邵珊;威尔逊的文学与文化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梁建东;埃德蒙·威尔逊的文学批评研究(1914-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6 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美萍;康拉德与浪漫主义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瑜芳;迷惘的一代[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俞骅;生与死——欧内斯特·海明威作品主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靳伟英;走出迷惘的迷雾[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晓辉;论海明威笔下的“硬汉”[D];吉林大学;2004年

5 马云飞;海明威《永别了, 武器》中的象征[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进军;海明威小说的语言特色新探[D];吉林大学;2004年

7 刘玲玲;解读海明威的非洲题材作品[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果;论海明威的女性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永菊;海明威的女性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华;海明威短篇小说中对生命与死亡主题的不断探讨[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38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38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