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不能承受之轻:麦克尤恩《水泥花园》的伦理意识与伦理选择
本文关键词:成长的不能承受之轻:麦克尤恩《水泥花园》的伦理意识与伦理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水泥花园》 伦理环境 伦理意识 伦理身份 斯芬克斯因子
【摘要】:作为麦克尤恩"惊恐文学"的代表作,《水泥花园》带给读者的不仅是阅读过程中的"不安"与"震撼",更多的是阅读之后的伦理启迪与思考。本文试图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重点分析小说人物杰克、朱莉、汤姆、苏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伦理问题及其蕴含的文学价值。文章认为,在父母相继离世的伦理环境中,杰克家庭原本完整的伦理结构遭到破坏,他们兄妹失去了效仿的道德榜样,难以获得正确的伦理观念和构建自己的伦理规范。同时,由于杰克等人自身的人性因子受到兽性因子的抑制,导致其伦理意识无法产生,理性无法成熟,使得他们在确认伦理身份的过程中出现了身份错位,产生了乱伦意识,并最终导致了伦理混乱。故此,小说揭示了少年儿童在向成人转变的过程中确认伦理身份的困难,隐喻了人在完成生物性选择之后进行伦理选择的必要性。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水泥花园》 伦理环境 伦理意识 伦理身份 斯芬克斯因子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3&ZD12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麦克尤恩小说的叙事艺术与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4BWW03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1978年,当伊恩·麦克尤恩推出首部长篇小说《水泥花园》时,非但未能摘掉自己“恐怖伊恩”帽子,反倒引发了一阵不小的抄袭风波。彼时的批评界指责该部作品与朱利安·克洛格(Julian Gloag)的小说《我妈妈的房子》(Our Mother’s House,1963)情节雷同,甚至连克洛格本人也指控麦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尚必武;;“让人不安的艺术”:麦克尤恩《蝴蝶》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外语教学;2012年03期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经苹;;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名利场》中的婚姻爱情伦理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2 吴远青;李明明;;《珍妮姑娘》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1期
3 崔潇月;;环境伦理中的身份变化——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蝴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4 于美琴;;伦理禁忌的慨叹——论哈代《儿子的否决》[J];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袁雪生;;身份逾越后的伦理悲剧——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6 周艺;;自然和人性的较量——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日光》[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1期
7 聂庆娟;;《欲望号街车》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04期
8 刘霞;;《失乐园》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电影文学;2011年22期
9 谭丽华;;霍桑小说中伦理道德悲剧成因分析——以《红字》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岳铁艳;;论西奥多·德莱赛笔下的罗伯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夏文静;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D];吉林大学;2013年
3 蔡隽;大卫·马梅特戏剧伦理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郑斯扬;新时期以来女性写作中的乡土伦理观[D];厦门大学;2014年
5 林宛莹(LIM WOAN YIN);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红卫;哈罗德·品特戏剧伦理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吴志凌;围城内外的变奏[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学谦;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获奖作家作品之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领娟;《我的安东尼亚》中的关怀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其宝;霍桑美真善圣的伦理诉求[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宋菲菲;中国文人写作伦理的表现和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秦丽英;《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弑父主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沙沙;论《红字》中的伦理两难与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关艺yN;伦理选择与道德目标:论奥德修斯的返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淼;拉纳尼姆之梦:论劳伦斯小说《袋鼠》的主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振飞;《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曲晓晨;论麦卡勒斯小说中的双性同体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岚;论易卜生后期象征剧中的“婚姻结”[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何以赎罪——评麦克尤恩《赎罪》[J];科技信息;2008年30期
2 李菊花;;论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交往思想[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1期
3 余华;;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J];作家;2008年15期
4 王翔子;;左手黑暗 右手美丽——品读麦克尤恩名作《水泥花园》的黑暗美学艺术[J];飞天;2010年04期
5 罗媛;;中国伊恩·麦克尤恩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1年34期
6 丁建宁;;赎罪如何可能?——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J];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06期
7 郭国良;蔡婷婷;;新婚之夜的悲剧——读伊恩·麦克尤恩新作《在切西尔海滩上》[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6期
8 张和龙;;宏大而优美的心灵史诗——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J];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02期
9 舒奇志;;主体的欲望与迷思——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3期
10 叶红;;在切瑟尔海滩上[J];观察与思考;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慨;麦克尤恩耶城领奖,强烈批评以色列[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周志明(教师);麦克尤恩的救赎[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王东;麦克尤恩处女作花开南京大学社[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4 早报记者 石剑峰;“这不是以色列外交部设的奖”[N];东方早报;2011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文学巨人在中国遭遇“沉默”[N];深圳商报;2011年
6 黄昱宁;他就是我们自己[N];经济观察报;2012年
7 胡续冬;电影和小说之间的《赎罪》[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书评人 李杰邋思郁;麦克尤恩:经典作家如何面对大众读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胡;罗琳、麦克尤恩、胡赛尼同获大英图书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李菊花;作家该如何组织记忆?[N];文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晓红;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慧勇;历史与当下危机中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丽莉;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的真实[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聂玉娟;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孤独”[D];南昌大学;2012年
4 韩玉乾;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中的凝视、反抗和移情[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丽丽;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成长主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颖钰;在孤独、困惑和遗憾中寻找生命的意义[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峰;超越“影响的焦虑”—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何其方;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中的冲突与困惑[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张朔;小说《赎罪》中的视角与叙事判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倩;拒绝遗忘的布里奥妮:伊恩·麦克尤恩《赎罪》中的虚构[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38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3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