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奈斯维尔事件》中的黑人文化身份
[Abstract]:Since the 1960s and 1970s,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African-American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scholars. With the rise of postmodern trend of thought, more and more scholars question the original cognition, which also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study of cultural identity. African-American writers, such as Toni Morrison, think about how to reconstruct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African-Americans and explore how to solve the cultural identity problems of African-Americans. In his masterpiece Chanesville, African-American writer David Bradley shows a process from identity anxiety to identity awakening and then identity reconstruction by paying attention to an African-American professor of history. It expresses Bradley's hope for a sense of identity. John Washington, the protagonist, as an African-American with the status of professor of history in the context of white American culture, has two different cultural awareness. So it is inevitable to experience the embarrassment of identity caused by two very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white and black. The historical trauma of slave history to African-Americans led to John's inner cultural identity anxiety. The masculinity of African-Americans is largely suppressed by the white race. Bradley calls for the return of masculinity through Jack's teaching of John's masculinity. At the same time, John began to respect oral tradition, an important African-American cultural identity. This work uses storytelling to construct the full text, which also confirms Bradley's importance to oral culture. The return of masculinity and respect for oral traditional culture reflect John's African-American identity awakening. Finally, John's pursuit and sharing of his ancestors and their events, their heroic praise, see Bradley's claim to return on the issue of identity. In addition, Bradley reconstructed the traditional and religious cultures of African-American nomenclature. The struggle for naming rights and the revision of religious culture reconstruct the identity of African-American culture and enhance John's identity with African-American identity.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文琳;;《莫瑞斯》中的同性恋主题与文化阐释[J];译林;2008年02期
2 王岩;;双性同体视野下的爱密利亚——《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人物分析[J];作家;2009年24期
3 栗隽;;论自然主义小说《海上扁舟》中的男性气质[J];青年文学家;2011年05期
4 马志国;;别人说我像个女孩子[J];健康;2009年01期
5 尹锐;;论《玉牡丹》中的男性气质及其建构[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年04期
6 荒林;;性别、乡愁与洛夫诗歌的男性气质美[J];华文文学;2011年02期
7 丁宁;;英雄形象的缝合——孙道临“十七年”的兵表演[J];当代电影;2010年02期
8 丁威;张荣升;;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对立——《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妇婚姻悲剧的重新阐释[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许钢;文化意识的觉醒——中国当代文学思潮论之一[J];浙江学刊;1986年06期
10 尔迟;;关于“世界人”——“五四”时期鲁迅文化意识述论[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Reg Little;;思想隔离——跨文化对话的一个障碍(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Justin O'Connor;;创造力,创意产业与中国的现代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3 ;The Alliance of Traditional Confucius Values and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A Youth Perspective[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青年的责任与行动”学生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4 罗多弼;;道与智慧:人性、自由与尊严(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5 ;Remarks on Roger Ames' Paper:Cultural Tactics and the Future of China[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6 Paolo Santangelo;;For an Anatomy of Personal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a Preliminary Survey[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7 BHUVAN CHANDEL;;印度传统中的知识、智慧与价值观(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8 David Carrier;;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Visual Art[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9 Samuel James Ruiz;;Being Prepared for the Future: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Scouting[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青年的责任与行动”学生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10 Luis David Guzman Barron;;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张贺敏;深圳文化意识非常自觉[N];深圳商报;2006年
2 方铭 杨德春;以理性精神重新审视先秦文化发展的轨迹[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李晓林;唤醒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意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记者 杨红义;唤醒文化意识 打造文化品牌[N];运城日报;2006年
5 王经国;水利领导干部要有水文化意识和水文化素养[N];中国水利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李相宜;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有文化意识[N];焦作日报;2005年
7 李运抟;文化散文:关键在文化意识[N];文学报;2000年
8 韩瑜;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N];黔西南日报;2009年
9 孙若风;公共文化意识淡薄是发展大障碍[N];北京日报;2007年
10 彭益民;增强沿海文化意识[N];辽宁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栾述蓉;族裔与生态:路易斯·厄德里克“北达科他四部曲”中部落身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杨永春;当代澳大利亚土著文学中的身份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薛春霞;论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美国化的犹太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敏霞;美国哥特小说对民族身份的想象:1776-1861[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王晶;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中黑人创伤的文化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王丽艳;多克托罗小说犹太主题的发展轨迹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武娜;库切小说中的他性表征与伦理重构[D];河南大学;2010年
8 陈英;毁灭、建构与超越:苏珊·桑塔格虚构作品中死亡疾病主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吴柏祥;《纽约时报》与《光明日报》英雄报道与跨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智文;《昌奈斯维尔事件》中的黑人文化身份[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维;自然对建构黑人身份的重要性[D];吉林大学;2011年
3 褚娜;论《美国牧歌》中三代美国犹太人的身份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李露露;论奥古斯都·威尔逊戏剧中的分离与回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刘颖;迷失在身份荒野中的“精神流浪汉”[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娟;探寻《同名人》中的文化身份[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7 栾丽梅;金山华人的美国噩梦[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沈雨露;混杂身份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卢志梅;朱克曼的身份危机[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10 温晶;对神话和经典的复写与重构[D];鲁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84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84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