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学视角探讨《呼兰河传》英译本译者主体性发挥
发布时间:2017-03-24 21:07
本文关键词:从阐释学视角探讨《呼兰河传》英译本译者主体性发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文用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了萧红著《呼兰河传》的葛浩文英译本,旨在通过斯坦纳阐释翻译四步模式中的“信任”“进攻”“吸收”“补偿”评析译者在译本中的主体性发挥程度。 论文首先介绍了阐释学翻译观。阐释学聚焦于语言与意义,认为“理解即是翻译”,在翻译讨论中的核心问题是视域融合,即文本视域与读者视域、文本视域与译者视域的融合。该理论代表人物斯坦纳认为:翻译行为从阐释学角度分析可分为四个步骤,即:信任,相信所翻译内容的意义和文本的可解释性;进攻,将原语看作“俘虏”,将之掳掠回家;吸收,译者在提起原文意义后,吸收的程度会有所不同,有完全归化的,也有彻底直译的;补偿,从语言角度使打破平衡之后的原文语言、风格、句法、习语等不可译因素得到补偿,或从文本力量的角度通过翻译照射出原文的魅力,使之成为经典。。 其次,本文将阐释学翻译观及常与之混淆的释意学翻译理论进行了辨析,并介绍了阐释学翻译观中的三种主流观点、流派。 然后,论文分析了萧红著《呼兰河传》葛浩文1985年英译本。《呼兰河传》作为自传体女性文学作品,不仅蕴含着独特丰富的个体情感,打着革命时代边远小城的社会烙印,也充满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表达和叙事。在翻译这类文本时,需要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通过研究了解当地人文背景、作者个人生平经历,调动个体情感上的共通性,跨越文化分歧,实现翻译上的“视域融合”。 在分析过程中,笔者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划分,从诗词歌谣、民俗叙事、景物描写、表意抒情、人物描写五种类型文本的翻译,评析译者如何“信任”“进攻”“吸收”“补偿”文本。在差异巨大的两种语言中,通过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实现有效翻译,是论文评析的重点。 最后,笔者认为,阐释学翻译观对于翻译独具中国本土风情、时代烙印鲜明的文学文本具有指导意义。译者可以通过该理论的观点作为翻译实践评判标准,汉译英时最大限度地摆脱思维方式和原文形式上的束缚,最大程度发挥主体性。
【关键词】:阐释学 主体性 斯坦纳 《呼兰河传》 葛浩文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致谢7-9
- 1 引言9-11
- 1.1 中国文学译出史回顾9-10
- 1.2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英译历程回顾10-11
- 2 阐释学翻译观11-17
- 2.1 阐释学翻译观概述11-13
- 2.2 阐释学与释意学翻译理论辨析13-14
- 2.3 阐释学翻译观中的三种流派14-17
- 3 葛浩文及《呼兰河传》17-19
- 3.1 葛浩文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17-18
- 3.2 葛浩文与萧红研究18
- 3.3 萧红与《呼兰河传》18-19
- 4 《呼兰河传》葛浩文译本分析19-34
- 4.1 诗词歌谣翻译19-23
- 4.2 民俗叙事翻译23-28
- 4.3 景物描写翻译28-31
- 4.4 人物描写翻译31-34
- 5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田婧;;阐释学与释意学翻译理论辨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出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从阐释学视角探讨《呼兰河传》英译本译者主体性发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