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纳博科夫《天赋》的创作特点

发布时间:2020-12-28 10:33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是当代著名的俄裔美籍作家、翻译家。作为侨民作家,纳博科夫善于描写流亡主题,表达侨民的乡愁情结。《天赋》是纳博科夫的最后一部俄语长篇小说,也是其得意之作。书中处处闪现作家本人的影子。小说的主人公费奥多尔是一位流亡柏林的俄国青年,有极高的写作天赋,热爱普希金。透过主人公我们便能看到作家本人,感受作家内心的情感世界。本文就是通过《天赋》来分析和解读纳博科夫本人的。本文以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情结理论为基础,分析纳博科夫乡愁情结的产生,以及在《天赋》中作家乡愁的体现;观察作家对普希金文学传统的继承;通过《天赋》感受作家非凡的语言魅力,欣赏作家不落俗套的语言技巧。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Резюме
绪论
第一章 《天赋》中纳博科夫的乡愁情结
    第一节 情结
    第二节 纳博科夫乡愁情结的形成
        一、纳博科夫乡愁情结产生的原因
        二、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俄罗斯原型
    第三节 《天赋》中纳博科夫的精神家园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天赋》对普希金文学传统的继承
    第一节 《天赋》中纳博科夫的普希金情结
    第二节 《天赋》中普希金文学传统的血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赋》语言的魅力
    第一节 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一、明喻
        二、夸张
        三、拟人
        四、讽喻
    第二节 寄情于景的描写手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博科夫在中国[J]. 戴晓燕.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5(03)
[2]纳博科夫研究及翻译述评[J]. 刘佳林.  外国文学评论. 2004(02)
[3]寻找—幻灭—超越——纳博科夫小说主题探微[J]. 张鹤.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4]在普希金的天平上称纳博科夫的《天赋》[J]. 曹雷雨.  外国文学. 1998(04)
[5]在纳博科夫家中的座谈[J]. 张晓东.  俄罗斯文艺. 1998(02)



本文编号:2943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943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e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