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的身份观 ——任碧莲的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20:34
本人选取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的三部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佬》(Typical American) (1991)、《希望之乡的莫娜》(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1996)、《爱妻》(The Love Wife)(2004),和一部短篇小说集《谁是爱尔兰?》(Who’s Irish? )(1996)为主要研究对象,拟以文化研究中身份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考察在其作品中呈现出的流动性身份观念,以及任碧莲的反本质主义文化立场,并探讨其作品给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裔美国文学的整体发展所带来的启示。论文的绪言部分对任碧莲的生平及其创作给予总体的介绍,并简单概述作家研究现状以及本人研究的角度意义所在。第一章简单回顾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史,并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生产与作家身份的建构进行综述,探讨了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作家对身份问题的思考。第二章综述任碧莲创作的小说中人物身份建构的方式及特点,并由此阐述任碧莲所持有的反本质主义身份观,并结合文本细致考察这种身份观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第三章鉴于“流动的身份”是任碧莲作品最大的写作特色,本人借用后现代身份理论中“身份表演”概念对其...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多元文化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身份思考
第一节 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华裔美国文学的创作与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二章 任碧莲小说中的反本质主义式身份观
第一节 人物身份的探寻与建构
第二节 淡化族裔身份重新“定义”美国人
第三节 解构族裔身份的刻板印象
第三章 任碧莲作品中的身份流动
第一节 表演性身份
第二节 身份表演中的悖论
第三节 美国少数族裔对身份的普遍追求
第四章 跨越藩篱追求多元
第一节 寻求身份的平衡点
第二节 多元文化的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任碧莲创作作品目录
附录2 有关任碧莲研究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文学叙事中的身份书写和思考——走出“寓言式”写作[J]. 刘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2]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 陶东风. 文学评论. 2001(05)
[3]臣服·激愤·婉讽──美国华裔英文文学三作家、三群落、三阶段[J]. 宋伟杰. 美国研究. 1995(01)
本文编号:3406368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多元文化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身份思考
第一节 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华裔美国文学的创作与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二章 任碧莲小说中的反本质主义式身份观
第一节 人物身份的探寻与建构
第二节 淡化族裔身份重新“定义”美国人
第三节 解构族裔身份的刻板印象
第三章 任碧莲作品中的身份流动
第一节 表演性身份
第二节 身份表演中的悖论
第三节 美国少数族裔对身份的普遍追求
第四章 跨越藩篱追求多元
第一节 寻求身份的平衡点
第二节 多元文化的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任碧莲创作作品目录
附录2 有关任碧莲研究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文学叙事中的身份书写和思考——走出“寓言式”写作[J]. 刘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2]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 陶东风. 文学评论. 2001(05)
[3]臣服·激愤·婉讽──美国华裔英文文学三作家、三群落、三阶段[J]. 宋伟杰. 美国研究. 1995(01)
本文编号:3406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06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