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文学史到文化符号学——洛特曼的莱蒙托夫文本诠释

发布时间:2017-07-14 12:19

  本文关键词:从文学史到文化符号学——洛特曼的莱蒙托夫文本诠释


  更多相关文章: 洛特曼 莱蒙托夫 文学史 互文性


【摘要】:尤·米·洛特曼是俄苏著名文艺理论家、符号学家和文化学家,其丰厚的学术遗产早已成为当今俄罗斯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话语资源。洛特曼早年即开始了对莱蒙托夫的研究,产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成果。他将莱蒙托夫研究置于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演变的大背景之下,置于结构主义与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审视之下,其研究不仅具有文学史意义,更具有文学理论意义,值得我国学者对其进行深度思考与多层面借鉴。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洛特曼 莱蒙托夫 文学史 互文性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分类号】:I512.06
【正文快照】: 尤?米?洛特曼(IOpHfi MHXaHJIOBHH JIoxMan,1922-1993)是俄苏著名文艺理论家、符号学家和文化学家,享誉世界的塔尔图符号学派的创立者。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其文章与著作总数合计超过九百五十篇册。作为俄苏符号学的集大成者,他将“社会、历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蓉晖;;洛特曼及其文化符号学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互文性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李文斌;;试论广告语言的互文性特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陈凯;黄梅;;《西厢记》与难题考验仪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付伟忠;;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5 李珂;;《无名的裘德》之互文性解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王永江;;本科翻译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问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屠s,

本文编号:540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40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1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