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里希与他的对照性人物的意义——以《没有个性的人》中克拉丽瑟与阿加特为例
本文关键词:乌尔里希与他的对照性人物的意义——以《没有个性的人》中克拉丽瑟与阿加特为例
【摘要】:罗伯特·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可被视为一部"思维小说",对理性的质疑和反思是主人公乌尔里希最为鲜明的特征。他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介入周围与他形成对照的人物,从克拉丽瑟身上看到尼采哲学给时代带来的行动欲,从与阿加特的"冒险之旅"中发现了自己缺失的"爱"的神秘情感。他质疑自身代表的理性,但对两位女性代表的理性之外的方面也带着审慎和批判的眼光,这背后暗含着穆齐尔在科学与理性高度发达的现代世界对"怎样的生活才是善的"这一古老问题的思考与尝试性解答。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乌尔里希 克拉丽瑟 阿伽特 对照 理性
【分类号】:I521.074
【正文快照】: 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1880—1942)耗时17年但至死未能完成的巨作《没有个性的人》是他对战前维也纳“精神构成”进行的史诗般的解剖①。在这部小说中,穆齐尔明显放弃了传统的叙述结构,而采取一种实验性的写作技巧,其宏大的内容并不以一种线性的、连贯的方式推进,而在没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文杰;什么是“没有个性的人”?——关于穆齐尔与卡夫卡代表作中主人公的一种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林晓雯;;论梁实秋和钱钟书的随笔主义——以《雅舍小品》《写在人生边上》为例[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5期
3 王宏图;超越于真实幻觉之外——兼论《纪实和虚构》、《务虚笔记》[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6期
4 张辉;;文体即意义?——试论穆齐尔、尼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回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尚杰;;微妙的精神世界——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的哲学解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徐敏;;都市中的人群:从文学到影像的城市空间与现代性呈现[J];文艺研究;2008年03期
7 吴勇立;;穆齐尔小说残缺人名折射的历史省思[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邱华栋;;罗伯特·穆齐尔:一种精神性小说[J];西湖;2009年06期
9 刘大先;;李安与中产阶级美学修辞术[J];艺术广角;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丽霞;于混沌之中的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伟斌;世俗化·日常化·碎片化:“现代性”无根状态的三种感受[D];暨南大学;2010年
2 王东;魏玛青年与纳粹崛起[D];河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振忠;试析英汉演说辞中的“排比”和“对偶”修辞格[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吴永平;;antithesis修辞赏析[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S2期
3 陈惠良;杨毅华;;一曲旧传统的挽歌——解读福克纳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J];名作欣赏;2006年14期
4 王贵全;杨娜;;浅谈英俄语言中十组方位介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S1期
5 康家珑;言语环境与语用幽默[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6 方向真;;善与恶的较量 美与丑的舞台——从《巴黎圣母院》的主要人物关系看爱斯梅拉达的爱情悲剧[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马兰英;;日语间接回指中先行语与回指语的意义关系限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2期
8 张梅;;《小团圆》:母女冲突下的“对照记”[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9 董媛;;《论语》与常用心理咨询技巧的例照对比[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Z1期
10 徐中赛 ,谈青;此中富于哲理性[J];电影评介;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广;;后现代宗教:走向理性与信仰的相对和解(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巧利;;《拉刻斯篇》中苏格拉底对于“勇敢”的德性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黄好;罗禹;李红;;道德判断的理论观点及其脑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比;王廷弼;;用科学和理性战胜一切歪理邪说——发生在本世纪末的一场严重的思想斗争[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5 肖龙光;丁晓东;;基于理性变异的遗传算法[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文学平;;青年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维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7 李春勇;;作为理性的科学与作为信仰的宗教[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余怀彦;;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学广;;后现代宗教:走向人类与自然的和解[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段民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思考[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枫溪 隽文;理性看加息[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2 曲直;资本、理性市场经济与企业[N];中国贸易报;2000年
3 单士兵;民企告别“子承父业”凸显理性与责任[N];中国审计报;2005年
4 中新社记者 禾木 尹丹丹 章新新;庄重自强 冷静理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天舒;“汽车社会”:需要更为理性的公共政策[N];中国社会报;2004年
6 柳士强;理性看待“老虎”(LOF)[N];上海金融报;2004年
7 孙立忠;“审计不点名”真的理性吗?[N];海南日报;2006年
8 记者 张小东 实习生 钱梦燕;市场攒足人气 消费更趋理性[N];绍兴日报;2006年
9 郑念;科学精神把人类带入理性社会[N];大众科技报;2001年
10 桓 历;寻求理性的恢复[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沈克;理性的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姚振强;柏拉图—斯宾诺莎哲学中的理性与生存[D];浙江大学;2004年
4 乔延鹏;自由、理性与创新[D];吉林大学;2005年
5 唐震;理性视域的西方战略管理思想批判[D];河海大学;2004年
6 翟志宏;走进神学中的理性[D];武汉大学;2005年
7 郭巍;知识的问题与《亨利·亚当斯的教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李剑;生存的实现[D];复旦大学;2005年
9 赵新顺;行为理性偏误与投资者生存投资决策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马玉红;论梁实秋人文主义人生艺术追求与实践[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国辉;论情感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冠伟;大众文化到消费文化:“神话”向世俗化的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5年
3 李平华;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席勒美学[D];南昌大学;2005年
4 王伟奇;试论语文训练的理性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利荣;从感性的泛滥到理性的回归[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颖;理性与迷狂制约下的后期新月诗[D];吉林大学;2005年
7 方宏烨;梁实秋“人生艺术化”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8 袁珂;论李长之的文艺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玉;伦理关怀:现代企业员工管理的一种理性方式[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何亭;卢梭“自然”与“文明”对立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43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4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