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空间批评视野下《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5 12:04

  本文关键词:空间批评视野下《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批评 社会空间 个体空间 女性形象


【摘要】: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始终关注在美华裔的生存与文化身份问题,在小说创作中运用多元化的写作手法,流露出她对华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华人在异乡发展前景的担忧。《女勇士》讲述的是一位华裔女孩儿的成长经历,它的出版不仅为汤亭亭在美国文坛赢得了地位,更让华裔美国文学走入大众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鉴于已有研究,本文借助空间批评理论,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社会空间和个体空间视角切入,深入探讨《女勇士》中塑造的不同女性形象。一方面,从社会空间角度出发,女性在中国社会空间呈现出封建思想的受害者的形象,在美国社会空间呈现出中、美文化夹击下的受害者的形象;另一方面,以个体空间角度来看,女性因话语权缺失成为沉默的个体、因主体性缺失变成疯癫的个体、因身份认同的实现而变为反抗的个体。
【关键词】:空间批评 社会空间 个体空间 女性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第一章 空间批评理论及《女勇士》12-21
  • 第一节 空间概念和空间批评理论12-17
  • 第二节 汤亭亭和《女勇士》17-20
  • 一、华裔美国文学的领军人物17-18
  • 二、空间视域下的《女勇士》18-20
  • 本章小结20-21
  • 第二章 《女勇士》社会空间里的女性形象21-34
  • 第一节 中国封建思想的受害者22-26
  • 一、父权制的受害者22-23
  • 二、封建思想的墨守者23-24
  • 三、家庭中的坚守者24-26
  • 第二节 中美文化夹击下的受害者26-33
  • 一、强势文化的被动接受者26-28
  • 二、被“鬼”包围着的女孩28-30
  • 三、不同婚姻观念的实践者30-33
  •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女勇士》个体空间里的女性形象34-50
  • 第一节 沉默的个体36-40
  • 一、沉默个体的成因36-37
  • 二、无名女的沉默与逃避37-38
  • 三、沉默的华裔女孩儿38-40
  • 第二节 疯癫的个体40-45
  • 一、疯癫个体的成因41-42
  • 二、父权理性的牺牲品42-43
  • 三、异质文化中的他者43-45
  • 第三节 反抗的个体45-49
  • 一、反抗个体的成因45-46
  • 二、独立的乡村医生46-48
  • 三、“我”——从反抗到融合48-49
  • 本章小结49-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正在生成的“新社会空间”[J];读书;1997年02期

2 张果;董慧;;自由的整合,现实的重构——网络空间中的秩序与活力探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11期

3 孟庆洁;;社会空间辩证法及其学科意义——地理学视角的解析[J];学术界;2010年05期

4 唐巴特尔;论社会空间的基本形式及其方法论意义[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李春敏;;近年来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刘志伟,陈春声;应重视传统农业发展的社会空间[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01期

7 朱成;;我雕·故我在[J];雕塑;2007年S1期

8 石坚平;;宗族、图甲、市场与区域社会空间——以历史文献中的“沥n亍笔鸵逦行牡目疾靃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3年00期

9 李文;;西江悦城龙母庙的社会空间与仪式[J];文化遗产;2014年03期

10 谭日辉;;西方社会空间研究对中国的启示[J];船山学刊;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健刚;;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2 朱秋诗;王兴平;;高铁“流空间”效应下的社会空间重组初探——以沪宁高速走廊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3 孟庆洁;;解读社会空间辩证法[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黎慧;;民族聚居区建筑的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分层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健;;民间信仰与明清江南的经济、社会空间:以苏松为中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6 杨伯溆;;社会空间与新媒体: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些思考(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7 潘道正;李进超;;异托邦视域下的天津老教堂[A];都市文化研究(第9辑)——文学艺术之城[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授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鲍宗豪;重塑文化强市的社会空间[N];文汇报;2010年

2 ;咖啡馆里的陌生人[N];解放日报;2012年

3 郜磊 张云;自然空间社会空间虚拟空间[N];安徽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晓磊;社会空间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大鹏;权力:社会空间的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石艳;我们的“异托邦”[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姜辽;旅游发展背景下周庄古镇社会空间变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6 国云丹;从威权控制到体制吸纳:国家与上海邻里空间,,1949-2008[D];复旦大学;2009年

7 黄继刚;爱德华·索雅的空间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璐;当代居所空间的异化与想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成瑞;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探析[D];山西大学;2015年

3 江文政;城市街区社会空间变迁研究(1984-2010)[D];宁波大学;2015年

4 王慧芳;约翰·班维尔的小说《海》中的压抑、异化与疏离[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许俊红;论《野草在歌唱》中的社会空间与身份重构[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静;课堂社会空间初探[D];山西大学;2014年

7 吴骁骁;旅游发展背景下周庄古镇居住社会空间变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婧瀛;寻求内心的平静[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春龙;空间批评视野下《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10 黄晓朋;晨练与社会空间[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43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43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1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