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古典诗歌中“四君子”的意象
发布时间:2017-07-21 03:13
本文关键词:中日古典诗歌中“四君子”的意象
更多相关文章: 四君子 意象 中日对比 诗言志 比德 歌咏心
【摘要】:“四君子”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一组花草,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该组植物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频繁出现在文学家的诗歌作品中,其意象在中国文学中极为经典。该组植物既有日本原生的,也有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在日本的和歌中,也成为了日本歌人喜欢的题材。在中国诗歌与日本和歌中,这一组植物的异同是什么?反映了两国各自怎样的文学理论以及审美观念?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仅仅涉及了梅花。本文试图对中日诗歌中该组植物的意象进行更为全面的考察。 本论文主要以囊括唐代及唐代之前诗歌的《诗经》《楚辞》《三国魏晋南北朝诗》《全唐诗》以及日本奈良时代至镰仓初期的三大和歌集《万叶集》《古今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中的“四君子”诗歌为中心,详细考察及论述“四君子”在中日诗歌中的意象。进而,比较与总结其异同点。最后探讨其意象所反应出的两国古典文学理念以及文学植物观的差异。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章: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内容与目的进行介绍,并对该课题的先行研究简洁的予以总结。第二章:对“四君子”这租植物的四个成员,梅兰竹菊的生物特性进行考察。第三章:按照先秦,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时间顺序,对各个历史时期中诗歌中的“四君子”形象以及文学史上的变迁与发展趋势进行考察。第四章:以日本三大歌集为考察对象,对“四君子”在和歌中的形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第五章:分析与比较“四君子”形象在中日诗歌中的异同。并且论述中日诗歌中“四君子”形象所反应出的中日各自传统文学理念以及植物观。第六章:总结论文各章节内容,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课题。 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为:从中日诗歌中“四君子”的类似点的比较,可以看出和歌中“四君子”的意象与表现吸收了中国诗歌中“四君子”的意象与表现。从对两者不同点的比较可以看出,在中国“诗言志”的诗歌理论的主导下,花草常常拟人化,被视为与人一样具有美德,而和歌则是表现心的感动,和歌中“四君子”的意象表现各种人类情感的倾向更强。
【关键词】:四君子 意象 中日对比 诗言志 比德 歌咏心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106.2
【目录】:
- 摘要4-6
- 要旨6-8
- 目次8-10
- 正文10-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可先;;《浮玉词初集》与清初东南词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韩蓉;韩芬;;论六朝文学集团与赠答诗的关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武卓斐;;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之“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陈丕武;;论王僧孺的丽逸诗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储小e,
本文编号:571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7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