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研究——以《老人与海》为例
本文关键词: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研究——以《老人与海》为例
【摘要】: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大多是永不认输的"硬汉",体现了作者对硬汉精神的推崇。通过对《老人与海》文化内涵的研究,可以体会到西方文学中个人英雄主义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桑提亚哥 硬汉 《老人与海》 文化内涵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引言世界名著《老人与海》被广大的中国读者所熟悉和喜爱,其作者海明威的人生经历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既会斗牛、拳击、打猎,又会滑雪、钓鱼、豪饮;他的写作手法简单明了,人物刻画形象生动他所推崇的含而不露的“冰山”理论,特别是那种宁被毁灭也不愿被打倒的“硬汉”精神以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广州;;不确定的“黑格尔”——黑格尔著作与文献问题[J];东岳论丛;2013年05期
2 黄鸣;;孤独的狂欢——《老人与海》的原型解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彭保良;;触摸语言 体验存在——用身体现象学解读《老人与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刘小菠;;从《论人性无常》看蒙田思想的时代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燕飞;;对电影《老人与海》桑提亚哥人物形象分析[J];电影文学;2014年01期
2 张静,梁宏伟;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人生观[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吴美洋;;《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4 毛艳丽;;《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J];芒种;2014年2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苏宏斌;;主体性·主体间性·后主体性——当代中国美学的三元结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刘荣强;90年代国内海明威研究述评[J];国外文学;1999年03期
3 姜岳斌 ,沈建青;国内海明威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04期
4 潘平微;;《老人与海》和存在主义[J];温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5 杨大春;;身体的神秘:法国现象学的一个独特维度[J];学术月刊;2010年10期
6 杨仁敬;;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的海明威研究[J];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鑫;《老人与海》精神力量的三位一体结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耿延宏;《老人与海》的创作美感[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侯斌;人类的窘境——论《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熊文,秦秋;人生来不是要给打倒的:《老人与海》的心理治疗意义[J];学海;2004年06期
5 欧阳娜;;《老人与海》中主体的分裂与复归[J];大学时代;2006年11期
6 周玉萍;吕卉;;曼诺林在《老人与海》悲剧氛围营造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明文;;《北方的河》与《老人与海》之比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张桥英;;浅析《老人与海》的多重价值[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马振芳;;中国学者评论群体与《老人与海》[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孔玲;;《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晓涛;;硬汉精神背后的思考——重读《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茂根;浪漫主义的作品[N];人民日报;2003年
2 渤海大学 左海娇;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的运用[N];山西青年报;2014年
3 万伯翱;又读《老人与海》[N];人民日报;2002年
4 言子;想起《老人与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5 宋惠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N];学习时报;2011年
6 杨 政;动画片《老人与海》诞生记[N];光明日报;2000年
7 葛栋玉;握紧生命中的每一天[N];中国保险报;2002年
8 陈乃柱;探访《老人与海》中的老人[N];人民日报;2002年
9 万伯翱;鱼是他的敌人,,同时也是他的知心朋友[N];中国信息报;2002年
10 林一安;调制异国情趣的笔墨[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振芳;《老人与海》在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苓;基于评价理论透析《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世董;论《老人与海》中的生存逻辑[D];山东大学;2012年
4 刘见阳;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来骥;从生态角度解读《老人与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健;《老人与海》中三种关系的生态解读[D];青岛大学;2013年
7 王洪欣;论《老人与海》的孤独主题[D];青岛大学;2013年
8 刘雯;《老人与海》的语料库文体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9 单玲玲;《老人与海》中的对话关系及不完全叙述[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康孝云;《老人与海》之虚无主义色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03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0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