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所罗门之歌》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7-08-01 11:02

  本文关键词:《所罗门之歌》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所罗门之歌》 文学伦理学批评 身份 和谐


【摘要】:托尼·莫里森是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获得者的美国作家,教授和编辑。她的小说以生动的黑人形象,精彩的情节和深远的主题意义而出名。最著名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从不同角度描写黑人戴德一家三代的历史,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在以“自由平等”为口号的美国社会中,,今天的黑人一代仍在遭受西方精神文明的奴役。莫里森认为只有让黑人群众恢复本民族古朴的风范,找到真正自我,才是唯一让他们逃脱这种精神桎梏的方法。先前的评论家主要集中对黑人文化追寻这一主题的分析,而这篇论文主要是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来对这部小说中存在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进行分析。 本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介绍了托尼·莫里森和文献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托尼·莫里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及《所罗门之歌》内容概括。然后呈现这部小说的文献综述。最后小节是提出论点,研究目地和意义的陈述。 第二章是本论文所应用的文学理论。这章主要介绍文学伦理学的背景,发展现状和主要概念及意义。除此之外,也介绍了代表人物及其对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所作的贡献。 第三章对人与社会关系进行研究。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为内外两部分。外部关系主要是指黑人与美国奴隶社会的关系,黑人与白人社会的关系。这部分主要以吉它为例。吉它生活在对过去的回忆中,他无法从对白人仇恨中得到救赎。他报复白人,成了一个杀人凶手,而他的人性彻底泯灭了。 内部关系主要是指黑人与黑人社区的关系。麦肯·戴德是童年创伤的受害都,这源于奴隶制历史。因受当时北方中产阶级社会的影响,导致他的家庭与黑人社区的疏远。因此麦肯的儿子与妻子都与黑人社会疏远。 第四章论述人与人的关系。这章的前两部分是分别对麦肯和派特拉的家庭成员中的人际关系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则是对奶娃的爱情及友情进行分析。 第五章探论人与自我的关系,主要以奶娃的道德追寻过程为例。本章主要展示了黑人的自我寻找及他们在生存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困境下的不断争扎。 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继续以一个不同背景,崭新的时代来讨论黑人社区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黑人在奴隶制的阴影下生活,失去了传统,放弃了一些责任,这些是黑人中所存出现的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根源。莫里森指出黑人在现代社会中应勇敢地摆脱奴隶制留下的阴影,保留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意识,这样黑人才可以过上和谐的生活。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文学伦理学批评 身份 和谐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Contents8-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5
  • 1.1 An Introduction to Toni Morrison and Song of Solomon9-11
  • 1.2 Literature Review11-13
  • 1.2.1 The Critical Reviews Abroad11-12
  • 1.2.2 The Critical Reviews at Home12-13
  • 1.3 Thesis Statement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s13-15
  • Chapter 2 Theoretical Foundation15-19
  • 2.1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15-17
  • 2.2 The Development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17-19
  • Chapter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Society19-26
  • 3.1 The Outside Relationship19-22
  • 3.2 The Inside Relationship22-26
  • Chapter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Man26-41
  • 4.1 Macon’s Family: lacks of love26-33
  • 4.1.1 Marriage Ethical Relationship26-29
  • 4.1.2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29-33
  • 4.2 Pilate’s Family: a world of women33-36
  • 4.3 Milkman’s Love and Friendship36-41
  • 4.3.1 Milkman’s Different Love to Hagar and Sweet36-38
  • 4.3.2 Milkman’s Brotherhood38-41
  • Chapter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Self41-49
  • 5.1 The Loss of Self-identity41-43
  • 5.2 The Pursuit of Self-identity43-49
  • Chapter 6 Conclusion49-51
  • References51-54
  • Acknowledgements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冬鹏;从姓名看《所罗门之歌》中的寻根过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李美芹;;非洲人的“天人合一”观在《所罗门之歌》中的体现[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3 黄少红;;“一叶知秋”——《所罗门之歌》的文化思考[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印蕾;;“心灵的飞翔”——《所罗门之歌》赏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5 张银霞;;《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和两性关系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6 曾庆元;;《所罗门之歌》中黑人文化发展方向的探讨[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6期

7 刘玉娟;;从“迷失”到“回归”的隐喻——解读《所罗门之歌》所阐释的黑人自由解放之路[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1期

8 李爱云;徐莉华;;互文性鉴照下的《根》与《所罗门之歌》[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9 伍U

本文编号:603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03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f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