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追随与西方文学
本文关键词:梦的追随与西方文学
【摘要】:梦是民族祖先的智慧库。越是早期的梦,越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在西方文学的早期阶段,有不少作品描述了梦境,研究这些梦境,能发掘出有益于中国梦的思想资源。重温这些梦境,是诠释西方文学经典的一条新的路径。李伯梦、但丁梦、皮尔斯梦和海涅梦,分别反映了美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国民性格,其中均有值得中国学人参考的正面价值。西方各国的梦文学大都具有宗教指向性。圣经是西方各国梦文学的总源头。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西方文学 经典作品 梦境描绘 比较研究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梦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西方的梦文化与中国的梦文化一道,构成了世界梦文化的两大主脉。我们知道,人在清醒的时候,意识控制着其思想和行为,也就是说,潜意识被遮掩了;在睡眠时,潜意识则纷至沓来。潜意识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两种,集体潜意识是一个民族世代累积的精神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文华;;西方文学商人形象的借鉴价值[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徐德峰;跨东西方文化的学术对话和理论建构──读《多元共生的时代──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3 尹锡南;;中印对话:梵语诗学、比较诗学及其他——访中、印梵语诗学专家[J];思想战线;2006年01期
4 徐志啸;;叶维廉中西诗学研究论析[J];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5 李正栓;赵烨;;邓恩和弥尔顿十四行诗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金燕;;拜伦和雪莱诗歌艺术的比较研究[J];文教资料;2009年14期
7 张灵;评《西方文学的精神突围》[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4期
8 朱华阳;文学流变的“源头活水”——评肖四新教授《西方文学的精神突围》[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莫运平;;可能性道德资源:西方文学教学心得[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2期
10 张艳萍;;论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情结——以教士形象塑造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祖平;;数码“十”破译:基督教与西方文学的结构基因[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仲跻昆;;多元、对话、共生中的阿拉伯文学文化[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4 林河;;中国《葫芦救人》神话与西方《方舟救人》神话的比较研究——《圣经·创世记·方舟救人》神话来源于中国初探[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5 李建波;唐岫敏;;自由和爱心——福斯特意大利小说对“国际主题”的发展[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6 刘珏;;郭沫若早期剧作与爱尔兰近代剧之比较研究[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7 邓经武;;20世纪初中西方诗歌的一次换位——论郭沫若与庞德[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8 傅正乾;;《孔雀胆》与《哀格蒙特》的比较研究[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9 伊藤清司;夏宇继;;桃太郎的故乡[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10 邹建军;;外国文学的网络化与文学教育的大众化[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研;西方文学也在走下坡路[N];辽宁日报;2010年
2 ;我看《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西方文学是否到了尽头?[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云也退;缅怀吕同六先生:是怎样的风令我黯然神伤[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陆元昶;浅谈《意大利童话》[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意]罗耶;悬念是如何生成的[N];经济观察报;2005年
7 曾嘉;文化——文学——人[N];文艺报;2006年
8 叶渭渠;日本文学的经典作品[N];北京日报;2003年
9 吴晓都;史论文论 相得益彰[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卡尔维诺 黄灿然 译;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N];华夏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雨平;日本汉诗研究新论[D];苏州大学;2006年
2 于在照;越南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3 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从古希腊到18世纪[D];四川大学;2002年
4 陈立华;用戏剧感知生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民;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雨;日本近世町人的生命悲歌[D];吉林大学;2009年
7 朱源;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沈载权;朝鲜与明清公文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李伟f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莲香;种族意识与叙述评论[D];西南大学;2007年
2 赵杏;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小说[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3 金京哲;川端康成与穆时英—新感觉派小说特征比较[D];延边大学;2005年
4 朱雪琴;虹影与三岛由纪夫比较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徐海冰;梦境中的“死亡精神”与“生命意识”[D];河南大学;2007年
6 陈韶利;施蛰存小说与日本新感觉派小说之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杨彦玲;福克纳和白先勇小说中的时间意识比较[D];郑州大学;2006年
8 河红联;中韩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黄锡禹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6年
9 黄善子;《五卷书》与中朝日民间故事比较故事[D];延边大学;2008年
10 李大勇;生存困境与时代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04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0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