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视角下斯蒂芬艺术家身份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8-04 09:16
本文关键词:规训视角下斯蒂芬艺术家身份的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规训 抗争 身份建构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二十世纪爱尔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成功地塑造了个从幼年到青年、从幼稚到相对成熟的艺术家的形象。《肖像》自问世以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多集中在女性主义叙事批评、美学等方面。但是很少有评论家运用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试从身份建构的角度入手,运用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深入剖析《肖像》的主人公斯蒂芬在成长中所面临的来自家庭、宗教和社会的种种规训以及他为寻求艺术之路与规训所进行的抗争,从而凸显其艰难地寻求自我、建构艺术家身份的历程。 论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阻碍斯蒂芬成长的规训主要来自家庭、宗教和社会三个方面。第二部分探讨了斯蒂芬在成长中表现出的艺术潜质与周围环境中的规训发生冲突,导致他无法正确认识自我和周围环境而产生身份迷失。第三部分分析了斯蒂芬艰难寻求身份的过程。第四部分揭示了斯蒂芬从鹰人和鸽女中获得顿悟,从而清醒地认识自我和所处环境,在与家庭、宗教、社会规训的抗争中完成艺术家身份建构。对斯蒂芬身份建构过程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乔伊斯和爱尔兰社会,同时可以引发人们对现代社会运行的规训权力机制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规训 抗争 身份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2.0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Introduction6-10
- Chapter One Disciplines that Restrain Stephen's Growth10-17
- 1.1 Familial Discipline10-11
- 1.2 Religious Discipline11-12
- 1.3 Social Discipline12-17
- Chapter Two The Loss of Identity17-26
- 2.1 Stephen's Artistic Potentiality17-22
- 2.1.1 Fertile Imagination17-19
- 2.1.2 Sensitive Nature19-21
- 2.1.3 Rebellious Spirit21-22
- 2.2 Identity Crisis22-26
- Chapter Three The Quest for Identity26-32
- 3.1 Negative Rejection26-28
- 3.2 Intense Fear28-29
- 3.3 Serious Doubt29-32
- Chapter Fou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32-40
- 4.1 Rebellion against religious discipline33-35
- 4.2 Rebellion against familial discipline35-37
- 4.3 Rebellion against social discipline37-40
- Conclusion40-41
- Bibliography41-43
- Achievements43-44
- Acknowledgements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汝成;;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语言艺术[J];国外文学;2006年03期
2 朱宾忠,张正平;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的成长[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6期
3 李汝成;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美学追求[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5期
4 段媛薇;;破茧成长——解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3期
5 艾桂琴;;从迷惘到顿悟——对《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绵延解读[J];译林(学术版);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618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1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