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律治《老水手行》与殖民主义
本文关键词:柯尔律治《老水手行》与殖民主义
【摘要】:柯尔律治作为19世纪英国文化意识形态和保守主义的代表,其思想丰富并影响深远。运用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理论,解读他的诗歌《老水手行》可以探讨文学如何参与帝国越洋殖民扩张,可以梳理海外冒险与帝国主义、浪漫主义与奴隶贸易、基督教与废奴运动等纠葛,可以看到帝国主义的贪婪和残暴不仅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也给殖民者带来瘟疫和精神堕落。《老水手行》体现了诗人"同一"、"差异"和"大同殖民地"的构想。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老水手行》 殖民主义
【分类号】:I561.072
【正文快照】: 国内对柯尔律治《老水手行》的评论有非政治化倾向,忽略了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重要方面:即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影响。其实柯尔律治的“诗歌散文写作主要是政治的”[1](P223)。斯皮瓦克说,“如果不记住作为英国社会使命的帝国主义曾是英国文化表征的一个关键部分,那么便无从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让米歇尔·德沃,黄育馥;18世纪欧洲的奴隶贸易[J];第欧根尼;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宣庆坤;竭尽此生就是幸福——加缪《局外人》的哲学解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徐从辉;;网络文本逻辑与城市想象——以70后、8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徐晓燕;;城市社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5 王生坤;薛婷婷;;“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生成因素与存在的困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罗伟;袁晓露;;“真诚”与“疑惑”——由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看文学史写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7 张勇;;文学呈现与电影表达的地域差异——以小说《妻妾成群》与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8 黎静;;浅析加缪的存在主义文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9 朱云;;浪漫精神与文化寻根的交织——论红柯的长篇小说《西去的旗手》[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曹卫军;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荒诞[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代云;李健;吕娟;;市场经济下城市设计空间塑造的内在理性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敬华;周怡;;城乡文化传播的空间建构:身体媒介行为的发生机制——“反右”与“知青”题材文学文本的传播学解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5 张奕娜;;加缪的荒诞体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凡;;越界与异质空间[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陈宇光;;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价值意义[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学彬;;空间风险:社会多元化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戴翔;梁树英;;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传统聚落的转型研究——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6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学谦;酒神狂歌与刑天之舞[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萍;凝视自然的心灵书写[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石玲玲;浙江省现代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史学荣;小说中空间的叙事功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邹创;在真实和想象的空间中建构自我身份[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莉;《一位女士的画像》的空间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冯秀林;《苍河白日梦》的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刘云云;宇宙·晶体·诗意[D];江南大学;2010年
9 王莹;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活空间变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姆文当卡;黑肤色——这就是罪?[J];思想战线;2005年05期
2 李靖兰;莫忘历史上的黑暗一页——巴莫嘎约纪行[J];西亚非洲;1983年05期
3 张仁男;英国人从事奴隶贸易心理动因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4 让米歇尔·德沃,黄育馥;18世纪欧洲的奴隶贸易[J];第欧根尼;1999年02期
5 吕昆;黑奴贸易的兴起与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5期
6 王静;非洲近代史研究综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7 S.B.;;沉船被揭开遗忘的历史[J];科技潮;1998年06期
8 让·欧-苏里文;;奴隶贸易惨绝人寰 当今世界不能忘记[J];科技潮;1999年11期
9 舒运国;试析利文斯顿探险活动的特点[J];史林;1988年01期
10 朱立;略论中世纪早期欧洲的奴隶贸易[J];齐鲁学刊;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晨;;警惕殖民主义和自觉殖民主义在建筑文化中蔓延[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C];2005年
2 沈承恩;;刍议殖民主义神学[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余绳武;;殖民主义思想残余是中西关系史研究的障碍——对《剑桥中国晚清史》部分内容的评论[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4 孙新兴;;日本侵占青岛时期殖民主义教育概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孙仪;;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一九八三年上海学术讨论会暨理事会扩大会议纪要[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6 江燕茹;;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曹圣洁;;以史为鉴 办好中国教会——在“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发言[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晔;;奴隶制的消亡——基于人类风险偏好的解释[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9 赵淼;;从自治到共治:理解族际政治的一条线索[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10 徐晓鸿;;西方神学思想中的非神学因素对中国教会的影响——兼论近代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国英;警惕信息主殖民主义![N];中华新闻报;2000年
2 白格;玉米──不确定性中的三种形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上师大非洲中心主任 舒运国;向西不是天堂[N];东方早报;2009年
4 上师大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舒运国;只是美国有需要而已[N];东方早报;2009年
5 升平;罪恶的奴隶贸易[N];人民日报;2001年
6 刘建平;殖民主义权力结构中的文化变态[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郑建东;加勒比国家纪念废除奴隶贸易200周年[N];人民日报;2007年
8 郭林;英国仍有大量变相奴隶[N];光明日报;2007年
9 陈蒙;整数思考[N];东方早报;2007年
10 传红;文明的“进步主义”[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伟奇;直面虚无的灵魂救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邹涵;香港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研究(1841-1997)[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洪玮;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4 蒋花;压抑的自我,异化的人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刘雪松;世纪之交的文学批评新潮[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岩;二战结束前东北亚国际条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郭双林;晚清地理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3年
8 刘荡荡;制造英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祝远德;他者之维[D];四川大学;2005年
10 翟晶;边缘世界[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可晓丽;文明交往与非洲奴隶贸易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梁长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政治资源的掠夺与开发[D];湘潭大学;2006年
3 曾霞;康拉德在《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表现[D];河南大学;2003年
4 苑冰冰;后殖民视角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D];山东大学;2008年
5 廉奇;论芭芭拉·金索尔弗《毒木圣经》中殖民意识的双面性[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6 冯琳瑛;论杜拉斯创作的“疯女人”主题及其对女性写作的意义[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侯璐;精神发现之旅[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叶丽贤;食人族的“迷思”:《泰比》中的食人习俗和殖民主义[D];厦门大学;2007年
9 郭哲;《利己主义者》中梅瑞狄斯的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谢园玲;爱·摩·福斯特的人物理论在《印度之旅》中的运用[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1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2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