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缺席、静默的“属下”:莱辛太空小说的女性他者

发布时间:2017-08-08 17:03

  本文关键词:缺席、静默的“属下”:莱辛太空小说的女性他者


  更多相关文章: 多丽丝·莱辛 太空小说 女性 他者 属下


【摘要】:莱辛在《什卡斯塔》等太空小说中,描写了太空女性的生存状态。老人星宗主国妇女与什卡斯塔被殖民女性都是他者;但有差异。前者是"属下",是帝国父权制的他者,是帝国优秀男性的对立面;无名无姓,缺席历史,哑言无声。后者是"属下的属下",既是帝国殖民文化的他者,也是本族男权社会的他者,无影无声,被历史遗漏。莱辛在《什卡斯塔》等作品中展示了太空女性他者被压抑的话语权,揭示了20世纪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经验。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太空小说 女性 他者 属下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YBA398)
【分类号】:C913.68;I561.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波伏娃等女权主义者都认识到,女性是男权社会的依附品。波伏娃指出,男权社会的女人是“相对于男人的不能自主的人”,“是附属的人……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则是他者”①。在白人男性眼中,女性与殖民地民族内在相似,“他(她)们都处在边缘、从属的位置,都被白人男性看作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柏刚;;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女性主义批评语言意识的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陈良斌;;边缘空间的差异政治——图绘福柯的空间批判叙事[J];天府新论;2013年01期

3 张瑾;王晶;;布莱克早期诗歌中女性性意识的对立性[J];外国语文;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登峰;戴着镣铐舞蹈——《许三观卖血记》寓言性之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殷玮;;《凯利帮真史》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孙妮;;V.S.奈保尔《模仿者》的多重主题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褚蓓娟;;海勒笔下的女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张字;;美国黑人女性双重身份的寻回——论《紫颜色》主人公的觉醒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7 张蓉;贾辰飞;;后殖民主义文化心理下的生存困境——《我爱比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8 吴海燕;;苏珊的寻找自我之旅——《到十九号房》的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9 魏婷;;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剪影——试析纳丁·戈迪默的《权宜之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郑莉;;文学与历史的互动——玛格丽特·劳伦斯马纳瓦卡小说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高;;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及反思[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天然;;中国饮食文化的他者形象——评《华女阿五》和《女勇士》(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孟玲;;正确地认知自我与他者——对《上海孤儿》的后殖民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菁菁;;麦尔维尔中篇小说《贝尼托·塞雷诺》中的主仆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贤君;;利用基督征服世界——美国对华宣教运动中的殖民主义思潮及其流变[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启峰;;地景 记忆 权力——郭松h∷档奶ū笔樾囱芯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熊兆飞;;文化差异下的中国色彩[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10 李清;;《唐纳德·杜克》中对东方主义的抵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佳;自我发现历程—《藻海无边》与《野草在歌唱》中的身份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燕;印度民族道路之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孙笑晨;白色阴影下的回归—小说《黎明之屋》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殷婷婷;黑白世界中的自我寻找——解读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身份认同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哲梅;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勇士》[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邹创;在真实和想象的空间中建构自我身份[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詹秀伟;对托马斯·品钦《葡萄园》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兰州大学;2010年

9 陈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解析《野草在歌唱》[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巍;从后殖民主义看《曼斯菲尔德庄园》[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岩冰;法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语言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岳凤梅;拉康与法国女性主义[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3期

3 胡大平;;社会批判理论之空间转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J];江海学刊;2007年02期

4 汪行福;;空间哲学与空间政治——福柯异托邦理论的阐释与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5 胡孝申,邓中杰;威廉·布莱克创作阶段划分刍议[J];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01期

6 刘朝晖;“影”之谜:对布莱克的女性主义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01期

7 吴琳;;论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历史演变[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李彦玲;;解构的踪迹——法国后结构主义之我见[J];语文学刊;2006年06期

9 M.福柯;王U喎,

本文编号:641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41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1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