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林椿诗歌中的悲情意识考

发布时间:2017-08-16 16:12

  本文关键词:林椿诗歌中的悲情意识考


  更多相关文章: 林椿 诗歌 悲情意识


【摘要】:高丽文人林椿的人生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而其诗歌恰似一方平台,真实而又生动地展现着他的不遇之悲、流落之苦,以及贫乏与困顿。感伤与悲凉的苦吟中,林椿与现实世界碰撞下崎岖不平的心路历程清晰可见。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关键词】林椿 诗歌 悲情意识
【基金】: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海左七贤成员林椿及其文学研究》(2014QY046)
【分类号】:I312.072
【正文快照】: 君子之所贵,在德而不必在于爵位。……先生文得古文,诗有骚雅之风骨。自海而东,以布衣雄世者一人而已。其没已二十载,学者莫不口咏而心慕之。[1]这段文字出自韩国文学史上四大汉文学家之一的李仁老为《西河先生集》(以下简称《西河集》)所做的序言,而这位被李仁老赞为“文得古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水德;;道家和谐生态思想的结构性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徐振轩,徐叶;海德格尔视野里的现代技术与人类命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刘书芳;;乡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印记——以临沣寨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4 李先华;《庄子》词语注释平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张琴;;浅论《逍遥游》中的自由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李成玉;;生死齐一——浅析庄子生命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唐诞;;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浅议《齐物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8 李成玉;;庄子生命意识初探[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晁福林;读《庄子·徐无鬼》札记[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10 魏博辉;人与自然:和谐—分裂—和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奎;;四川三段式神仙镜的西王母图像考察[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才方;;略论六朝时期的南方玄学[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吴素娥;;从《养气》篇看刘勰文学创作的“自然之道”[A];文心雕龙研究第十辑[C];2011年

4 宋荣培;;利玛窦向中国文人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意义[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一辑[C];2010年

5 潘殊闲;;论“三”与郭沫若的易学思想[A];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邵明珍;仕与隐:唐宋文人典型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纪燕;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吴春彦;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剑虹;自然与自由:庄子身体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李永泉;《儿女英雄传》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永兴;激励教育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路;潘岳辞赋校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顺中;论王国维的诗学观[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晟;《色叶字类抄》汉字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7 韩凌;法由道生—韩非的道法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莹;论线条在中国画中的生命力[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潘青艳;先秦汉语味觉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彬彬;企业环境责任伦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椿;;《海棠》[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3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684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84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4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