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新论
本文关键词: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新论
更多相关文章: 悲剧概念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 悲剧审美 悲剧美 崇高
【摘要】: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概念是一种常常与喜剧相提并论的审美形态,它同另两种悲剧概念即作为日常话语的悲剧、作为戏剧艺术类型的悲剧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悲剧的本质表现为悲剧主人公个性、人性本质所遭受的伤害或毁灭。悲剧审美形态同时具有必不可少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悲剧主角、悲剧事件、悲剧悖论和由悲剧审美者所承当的悲剧效果,这也决定了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不能被简单地视作为审美形态的崇高之一种,尽管两者存在诸多相关性。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悲剧概念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 悲剧审美 悲剧美 崇高
【基金】: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美学原理》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6.3
【正文快照】: 一、悲剧概念的三种基本用法及其关系“悲剧”术语在日常生活与大众传媒中基本指的是一些令人感到不幸、同情乃至伤感的悲惨遭遇与苦难事件,如一次车祸、一场矿难、一桩凶杀案件等等。在更多、更专业的语境下,原本发源于古希腊酒神即狄俄尼索斯祭祀仪式的“悲剧”同“喜剧”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尤西林;;个性的毁灭——有别于崇高的悲剧[J];学术月刊;199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的善恶报应作品散论(续)[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孔庆庆;;《聊斋志异》中的世情悲剧意识及其消解方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华泉坤;牛振宇;;理智丧失后的大智——李尔王的“疯癫”与尼采美学中酒神式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陈文忠;;比较诗学的三种境界——中国比较诗学的学术进程与研究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朱立元;路程;;新时期朱光潜美学思想中实践观念的发展及其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蔡同庆;从“美是生活”到“深入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与周扬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刘锋杰;;论中国当代的创作个性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武彦君;中国现代文学悲剧精神的演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环节和过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孙莹;;浅谈钢琴作品中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性[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6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7 刘浏;;论晚唐咏史诗的炼事与炼意[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顾颖;;论汉画像乐舞图的悲剧精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阿军;;编辑学的美学探索[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集)[C];2002年
10 姚文放;;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7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慧君;论阿来长篇小说的悲剧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春香;从翻译美学角度看霍译《红楼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海娟;追寻自由灵魂的重塑,挣脱宿命论的囚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秀红;李锐小说的悲剧意蕴[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建军;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房丹;材料营造装饰绘画新语境[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孙宁;叙事学视野下的《搜神记》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赠怡;;中国古代艺术史论中的身体美学范畴[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2 林同华;清奇古怪史留名——谈谈美丑转化[J];社会科学;1983年05期
3 皇甫晓涛;;美学范畴—幽默论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4 周进芳;;刘熙载“意格说”中的文体观[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5 段春娟;;王国维境界说新论[J];理论学刊;2006年08期
6 翟娜;赵秀明;;论诗歌意境之美学特征及其传译[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周廷新;;试论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演进[J];凯里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李刚;;浅议中外哲人对美学本质认识的统一性[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倪斯怡;李坤;;从美学视角看灾难新闻摄影中的“欢乐”镜头[J];新闻世界;2011年06期
10 高晖;;汉语散文英译的美学取向[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计武;;作为美学范畴的怪诞[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赛;;老子“大音希声”疏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3 张法;;媚世(kitsch)和堪鄙(camp)——从美学范畴体系的角度看当代西方两个美学新范畴[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夏群华;;追求和谐的语文课堂,让弱势学生充满自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古风;;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马燕冬;;医学美学的学科定位及其与美容医学的关系琐议[A];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1997年
7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邵志根;;试谈各阶层群众的音乐审美特点[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王博;;试论期刊的风格[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7辑[C];2005年
10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淼;美在何处[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任华东;具有拓荒性和创建性的范畴史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3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光;中医的艺术与艺术的中医[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4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5 李翔德;大美学时代[N];太原日报;2006年
6 汪春泓;中国文化的自然美学范畴[N];人民日报;2003年
7 纪云梓 山东省海阳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具的业务素质[N];美术报;2006年
8 本版编辑邋陆栋 阎纲 范咏戈 何西来 崔道怡 白烨 黄道峻;实录当代知识分子心灵 拓荒中国喜剧美学[N];文艺报;2008年
9 包荣华;论西方的“写实”造型 给中国画带来的弊端[N];美术报;2005年
10 蔡锺翔 陈良运;关于中国美学范畴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平;周来祥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生代电影文化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邵晓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4 宋洁;论中国电视剧的崇高范畴[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5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6 谢勇;西方美学情感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庆辉;诗兴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黄石明;论“中”: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9 易前良;国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D];南京大学;2004年
10 宋宝珍;论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继生;荒诞美学范畴的生成及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申扶民;美学范畴与神话[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琦;丑·审丑·丑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艾文娟;美学范畴“品”和“品”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琴;《乐记》美学范畴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6 俞香云;钟嵘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6年
7 赖彦刚;《老子》之“大”的美学内涵[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春霞;中国古诗文学开放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9 孙洁;鲍桑葵的“丑”学初探[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周卫明;“和”范畴论略[D];南昌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99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9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