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斯巴达教育》与日本神道教的暴力问题

发布时间:2017-09-03 03:06

  本文关键词:《斯巴达教育》与日本神道教的暴力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大江健三郎 日本神道教 日本的原教旨主义 暴力特性


【摘要】:1963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创作了短篇小说《斯巴达教育》。该作品从大江个人的不幸体验出发,巧妙地表现了日本神道教的排他性与暴力特性。该作品预示了大江文学中后期的重要主题——个体自由与日本国家信仰(或意识形态)之间对抗与冲突的来临。充分理解该作品对日本近代国家宗教——神道教暴力特性的隐喻,有助于深入把握大江文学中后期多部重要作品的思想内涵。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 日本神道教 日本的原教旨主义 暴力特性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安阳455000)一、“原日本教”与暴力的缘起大江早期的作品中有一篇名为《斯巴达教育》(1963)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职业摄影师如何遭受日本新兴宗教威胁恐吓的故事。居住在东京的摄影师为一份周刊杂志拍摄了一组名为《狂热的信徒们》的照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继勇;试论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系神社[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帅慧敏;;论近代日本神道的政治化改造[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3 秦璐;;日本宗教情操对其本土电影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4 范景武;国家神道新探[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刘战;赵朗;;神道与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形成[J];理论学刊;2006年12期

6 王秀毅;;日本神道与日本国民性[J];南方论刊;2008年10期

7 尹贞姬;;《教育敕语》与近代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11期

8 刘勇;;靖国问题的文化解读[J];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9 向卿;;国学与近世日本人的文化认同[J];日本研究;2006年02期

10 王中田;神道教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J];日本学刊;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德宇;;日本神道教变迁述论[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雪梅;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勤璞;蒙古之道[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郭冬梅;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慈惠;日本神道教与佛教简介[J];国际观察;1996年04期

2 张杨;亦教非教的日本神道[J];当代世界;1998年01期

3 张大柘;简论日本神道教祭祀的原理、构成及主要特质[J];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02期

4 蔡锦堂;日治时期日本神道在台湾的传播与局限[J];东疆学刊;2004年04期

5 方海燕;;论日本神道教的现世性特征——以中世以前神道和佛教的相互关系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02期

6 吴璇;;日本神道教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7 邵宝;;日本神道流派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2期

8 唐永亮;;试析日本神道中的时空观念[J];日本学刊;2011年03期

9 孙诗_g;;日本神道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J];青春岁月;2012年22期

10 刘炳范;论日本神道教的变迁及其对战争问题认识的影响[J];日本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德宇;;日本神道教变迁述论[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敏;儒家入世及大同思想对日本神道教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超;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杰;日本的神佛习合与现世利益[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宫晓丽;近代日本神道教在东北的建立与扩张(1905-1945)[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2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782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c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