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疯狂的机器——从认知角度探讨《飞越疯人院》中的概念隐喻

发布时间:2017-09-04 03:23

  本文关键词:疯狂的机器——从认知角度探讨《飞越疯人院》中的概念隐喻


  更多相关文章: 《飞越疯人院》 概念隐喻 机器


【摘要】:肯·克西的小说《飞跃疯人院》是研究文学隐喻的绝好范本。贯穿小说始终的"机器"概念隐喻,以一个精神病人"异常"的感知世界的视角揭露和控诉了充斥着"机器"的疯狂世界对人性的禁锢和摧残,而精神病人布隆登最终逃离疯人院和摆脱体制枷锁的故事结局,完成了对小说主题意义的凸显和升华,使小说成为在当时"反主流文化"运动这一历史社会背景下的文学经典。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飞越疯人院》 概念隐喻 机器
【基金】:2012年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外国语言文学”(项目编号:2012XWD-S05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肯·克西的《飞越疯人院》的英文名为One FlewOver the Cuckoo’s Nest,可以直译为《飞越杜鹃巢》,是1962年全美最畅销小说,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和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一道,被并称为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文学“圣经”。小说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叙述者布隆登,在小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伟;;从文本到影像——谈《飞越疯人院》的改编[J];电影评介;2009年09期

2 谭潇;;《飞越疯人院》的人格心理学解读和社会意义阐释[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翠;李晓红;;浅析隐喻的显式和隐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杜洪波;胡晓;;以身体部位隐喻为例论隐喻的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蒋道华;英汉隐喻语用操作对比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任风雷;;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宁建花;;基于语料库的英汉颜色词“红”的隐喻对比[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葛红,李加强;隐喻理论综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束玫娟;;新闻语篇中的言语隐喻及非言语隐喻——以《纽约时报》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李先华;;唐诗词语隐含义个案考察及相关问题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权循莲;田德蓓;;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语古诗意象的英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云;崔娟娟;;认知隐喻及其判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刘先宽;孙若红;;网络交流语的隐喻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徐超;毕玉德;;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韩国语隐喻知识库构建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4 ;An Overview of Metaphor Research[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5 袁娟;;隐喻认知推理机制的受制变量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邱凯端;;英汉广告语言特性与广告图文隐喻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庄丽媚;;当代语言哲学的隐喻研究及其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邱玲俊;;从认知学及哲学角度看隐喻思维[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孙芳琴;;中西修辞语用中的饮食文化探析[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苏岚;;四种隐喻意义结构下的隐喻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瑾;现代汉语认知称谓词的隐喻及转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霞;文化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翻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德美;球赛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瑞芹;英汉多义词“手”的认知研究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启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贺;汉语歌词中隐喻应用的认知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莹;旅游宣传手册翻译中的隐喻、转喻及其表达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高皓s,

本文编号:789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789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7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