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宗教:塞林格笔下“少年智者”的自我追寻
发布时间:2017-09-08 10:11
本文关键词:神话与宗教:塞林格笔下“少年智者”的自我追寻
更多相关文章: 塞林格 后期短篇小说 原型 东方宗教 自我追寻 儿童
【摘要】:本论文以塞林格后期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探寻塞林格笔下“少年智者”形象群的自我追求。 本文主要借鉴了比较神话学的“英雄之旅”模式,重点考察塞林格作品“追寻”和“英雄”两大母题。在塞林格的作品中,不断出现重复的神话结构元素:主人公在在社会中经历了相似的疏离感之后踏上自我追寻的旅程,这一追寻过程分为坠落、黑暗和启蒙等几个环节。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是特殊社会历史背景的产物,但同时他们的旅程也可在诸多民族的神话中找到共性。因此,本文视塞林格的主人公为原型人物,其追寻之旅为原型旅程。同时,塞林格的主人公均是青少年角色,这种“儿童原型”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也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美学和精神追求。 本文通过分析三位重要主人公完整的追寻旅程,还将深入探讨宗教在“启蒙”环节中产生差异化作用的原因和影响,从而总结出,塞林格的宗教观乃是一种以东方思想为核心的融合宗教观。作者在此宗教观点基础上建立的追寻模式,不但可以反作用于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物的行动和选择,也同样适用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品,这正说明了塞林格文学创作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关键词】:塞林格 后期短篇小说 原型 东方宗教 自我追寻 儿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4-5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17
- 第一章 “少年智者”形象群17-25
- 第一节 “少年”原型与“成长”母题溯源17-19
- 第二节 塞林格的“少年智者”——“格拉斯一家”19-21
- 第三节 原型主人公及原型旅程21-25
- 第二章 重要主人公的追寻旅程与宗教拯救的效果25-51
- 第一节 西摩26-35
- 一、失败的圣人26-31
- 二、现实对宗教的超越31-35
- 第二节 特迪35-42
- 一、顿悟的佛陀化身35-40
- 二、宗教对现实的超越40-42
- 第三节 弗兰妮42-51
- 一、普世的英雄42-48
- 二、平衡48-51
- 第三章 循环模式的共性——对二元论的颠覆和整合51-64
- 第一节 现代背景下的自我追寻模式51-53
- 第二节 犹太身份的隐蔽和展现53-55
- 第三节 以东方哲学为核心的融合宗教观55-60
- 第四节 儿童原型与宗教的关系:“少年智者”形象的永恒意义60-64
- 结语64-66
- 参考文献66-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绍玺,申卫东;走在寻找之路上的思考——浅谈塞林格小说的拯救意识[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黄雁鑫;;《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禅宗思想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王立宏;;塞林格犹太及半犹太特征在其小说中的折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尹松涛;黄雪飞;;从《麦田里的守望者》看塞林格与犹太伦理的关系[J];名作欣赏;2011年29期
5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6 张鑫;;不可能之舟上的英雄——论《麦田里的守望者》对英雄原型的解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王晖;;童心·真心·佛心——论《陈瑞献选集》的本体价值[J];华文文学;2008年04期
8 贾海伦;;由天真走向经验——浅析《弗兰妮与祖伊》中的叛逆与顿悟[J];文教资料;2010年29期
9 张莉;人生困境与禅学顿悟——试评《麦田里的守望者》及其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813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81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