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宠儿》中黑人身份的重构

发布时间:2017-09-13 05:06

  本文关键词:论《宠儿》中黑人身份的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蓄奴制 人性 身份重构


【摘要】:美国蓄奴制下的黑奴"人"性被压抑和摧毁,家庭结构残缺不全,社会联系被阻断,导致获得身体自由后的黑人族群在追寻主体身份途中困难重重。莫里森通过充满魔幻色彩的《宠儿》,唤醒被刻意压抑的回忆,以奴隶叙事建构黑人个体和族群的历史,帮助"前黑奴"们在历史中找回完整的自我,重构主体身份。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关键词】蓄奴制 人性 身份重构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托尼·莫里森(1931—)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黑人作家。莫里森的作品“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以彰显性别、种族和文化为住话语场。”(王军,2008)小说《宠儿》于1987年出版,奠定了莫里森“20世纪杰出文学家”的地位,现已成为文学中的经典。《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红;浅析《宠儿》叙事策略的后现代特征[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朱剑云;《宠儿》中塞丝杀子的存在主义解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黄新如;论《宠儿》中的心理分析与叙述话语[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陈伟;;国内莫里森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年02期

5 焦小婷;文本的召唤性——小说《宠儿》写作艺术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王小刚,黄震;对《宠儿》中数字蕴涵义的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关丽君,杨东辉,唐静;谈《宠儿》的模糊叙事[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王p鷓,

本文编号:841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841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8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