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斯芬克斯因子的理想平衡——评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本文关键词:追寻斯芬克斯因子的理想平衡——评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聂珍钊 伦理选择 斯芬克斯因子 文学伦理学批评
【摘要】:聂珍钊教授的新著《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不仅以伦理选择为基础,在理论上对文学伦理学批评作出了重要的梳理和构建,而且就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术语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为建立我国文学批评的话语体系拓展了空间。其中与"自然选择"和"伦理选择"相关的"斯芬克斯因子"的评述,令人耳目一新。作者继而运用这一原理,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论述,认为俄狄浦斯在破解斯芬克斯之谜时所作出的是伦理选择,从而有了伦理意识和对伦理禁忌的认知。这是继"人与命运的悲剧冲突"和"俄狄浦斯情结"之后的又一原创性论点,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聂珍钊 伦理选择 斯芬克斯因子 文学伦理学批评
【分类号】:I109
【正文快照】: 文学经典的价值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演变和深化的过程。自从“经典”一词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尺度而对文学作品开始进行审视时,学界对经典的意义以及衡量经典的标准进行过艰难的探索。聂珍钊教授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新著《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则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小冬;;矛盾的对立,矛盾的布莱克——论《天堂与地狱的婚姻》中能量与理性的对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朱志勇;;摆脱理性的桎梏,回归想象与激情——想象在布莱克诗歌中的作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王雪;;弗莱诗学的浪漫主义追求[J];外国问题研究;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素霞;;《押沙龙,押沙龙!》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王丹;;伦理的超越[J];文教资料;2009年19期
3 刘沙沙;;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简·爱》[J];文学教育(上);2010年03期
4 莫秋莲;刘沫;钟方鑫;;善与恶的角逐:《麦克白》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5 先巴东智;;浅析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及其走向[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8期
6 张杰;刘增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多元主义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5期
7 朱蕾;;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的伦理意义解读(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10期
8 吴斯佳;;从文学伦理学看戏剧中的“弑父”主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9 杨玲燕;;从文学伦理学视角看潘金莲形象[J];语文学刊;2010年01期
10 彭禹;;《“水仙号”的黑水手》主题的伦理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亓超;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美好的工作》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2 祁宏伟;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下的利蓓加·夏普的形象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谢素霞;福克纳创作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超;看得见的黑暗[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蕾;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伦理意义解读[D];江南大学;2009年
6 陈浩然;斯宾塞《仙后》中的道德寓意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秀丽;《爱》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河南大学;2008年
8 夏元晔;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伦理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许爽;伦理悲剧—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奇异的插曲》[D];郑州大学;2013年
10 聂晓珍;[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63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6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