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适”与“不适”——《不适之地》中移民文化身份困境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03 08:25

  本文关键词:“适”与“不适”——《不适之地》中移民文化身份困境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不适之地》 茱帕·拉希里 印裔美国人 文化身份


【摘要】:美国印裔女作家茱帕·拉希里的短篇小说集《不适之地》中的同名小说围绕祖孙三代的生活琐事,勾勒出南亚移民及在美国生长的后代的生存状态,凸显出第二代移民在处理根文化和居住地文化时所遭遇的身份认同困境。表象的同化无法掩饰他们内心的漂泊感,而深层的涵化又令人无法企及。于是,这个群体不停地在"适"与"不适"间追寻和重塑自我。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
【关键词】《不适之地》 茱帕·拉希里 印裔美国人 文化身份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外国语言文学前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09JBZ022)成果之一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1.0引言继《疾病解说者》(Interpreter of Maladies)大获全胜后,茱帕·拉希里(Jhumpa Lahiri)(1967-)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不适之地》(UnaccustomedEarth)2008年一经出版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的榜首,并获得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涵平;;疏离的意义——从丰云的《新移民文学:融合与疏离》谈起[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王丽亚;;讲故事的艺术:朱帕·拉西里及其《疾病讲解员》[J];外国文学;2013年02期

3 潮龙起;;移民史研究中的跨国主义理论[J];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杨珊;;评《河湾》的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3 刘艺菲;;剥离“常识”的果壳——解读《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伍鹏;;精英文化如何走向大众——从《于丹,为大众找回了孔子》说开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刘华;;浅析中国英语词汇层面上的文化身份因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阎敏;韩静;;论李碧华《霸王别姬》隐含的三层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7 郑晓红;;消费文化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王晶;;论薇拉·凯瑟《我的安东妮亚》中的移民文化身份认同危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杨俊蕾;“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马艳霞;庄勇;;促进贵州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对策初探——基于社会科学管理的视角[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4 刘泓;;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之一[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朱宏力;;哈狗帮现象解读:青年亚文化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赵长雁;;社区·女性·媒介:族群身份获得的特殊影响因素及其反思——以景洪一个白族社区为个案[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余建清;;网络恶搞:狂欢与抵抗——基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蓝若宇;;我们都是“恶搞者”:从文化的身份认同看恶搞[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徐惠娴;符号学视域下的《华尔街日报》中英文网站报道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6 蒋小平;药品广告对健康消费神话的建构[D];湘潭大学;2010年

7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余颖;网络传播中的草根新闻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邹创;在真实和想象的空间中建构自我身份[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江华;艰难的联结—E·M·福斯特小说潜含的现代性主题[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赤阳;刘宏;;当网络遇到国家[J];读书;2006年09期

2 叶维廉;异花受精的繁殖:华裔文学中文化对话的张力[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04期

3 张琼;何处是家园——从美国文学的少数族裔研究说起[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964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64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4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