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温洛克石墙》中的身体意识与自我认知

发布时间:2017-10-03 08:16

  本文关键词:论《温洛克石墙》中的身体意识与自我认知


  更多相关文章: 身体伦理 自我认知 《温洛克石墙》


【摘要】:加拿大著名作家艾丽斯·门罗的小说《温洛克石墙》描述了女主人公从乡镇到都市的自我追寻过程。本文采用空间、感官与意象等理论概念,对小说中身体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进行系统分析。本文分析着装的身体映射人物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的现象,论述叙事者自我认知的萌发;讨论嗅觉、触感等身体感官与环境的互动,揭示这一过程折射出的人物的世界观与价值选择;并研究作为身体延伸空间的房屋与居所等与个体的相互作用,推及作品中人物关系与心理样态的刻画,阐明叙事者伦理价值观重新确立的过程。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关键词】身体伦理 自我认知 《温洛克石墙》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爱丽斯·门罗研究”(11BWW02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1引言艾丽斯·门罗(Alice Munro)为加拿大著名小说家,曾获曼布克文学奖,享有世界声誉。她的作品常以细腻的笔法刻画个体不可摆脱的生存困境和艰难的人生选择。例如在她早期作品的女主人公试图借读书离开萧条破败的小镇,改变自己平常女性的命运,她面临的是女性婚姻与事业冲突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4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肖晴;杨超;;苏北新农村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研究——以江苏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9 阎国忠;;从生态学到哲学与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6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时红秀;;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在真实中发现理论——对《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8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张弛;中国学位授权制度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卡珊德拉神话形象的再书写——小说《卡珊德拉》女性主义写作与疯癫主题的探讨[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4期

2 刘璐;;隐喻性话语和“朝圣”叙事结构——论《长日留痕》的叙事特点[J];外语研究;2010年01期

3 吴瑾瑾;;生之必然渗透——罗伯特·潘·沃伦的自我认知哲学观与文学创作研究[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02期

4 李蓉;刘安琪;;一位女士的道德教育和自我认知——析《爱玛》女主人公(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5期

5 张蕾;;由社会认知到自我认知——比较《安琪拉的灰烬》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的成长[J];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05期

6 胡毓;;从《他们眼望上苍》中看美国黑人女性对自我的认知[J];青年文学家;2010年11期

7 段君;;哥特式文学作品中的自我认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8 李铁生;林怡;;身体伦理的认同与海外中国女性的再社会化——以移居英美的五位华人新移民作家的创作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9 姜小卫;;卡珊德拉:特洛伊的“疯女人”[J];外国语文;2009年01期

10 郭富平;;昆德拉小说《好笑的爱》的主题意义构成并及艺术表现[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聪明豆绘本”打造“童书蓝海”[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2 王杨;歌德学院举办活动庆祝该院成立20周年[N];文艺报;2008年

3 陈佳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对伊斯兰世界自我反省的呼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瑾瑾;生之必然渗透[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蕾;穿越洞穴寻求自我认知的心路历程[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智慧;关伯仑之死[D];兰州大学;2008年

3 马纳;自私:人性的本质[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叶婷婷;寻找自我的精神之旅[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祖基;论杜拉斯小说中的“中国情人”形象[D];兰州大学;2007年

6 廉亚健;追寻自我而存活的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钟声;圣亚哥存在之本真:《老人与海》的存在主义解读[D];中南大学;2008年

8 李秀芸;爱德加·爱伦·坡的哥特式传统[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贾凤;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理智与情感[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冉凡敏;小说《紫色》中的话语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64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64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e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