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日瓦戈医生》的对话形态

发布时间:2017-10-07 00:23

  本文关键词:《日瓦戈医生》的对话形态


  更多相关文章: 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 对话形态


【摘要】:对话是《日瓦戈医生》最主要的叙事手段,是其隐含的内在情感与审美判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建构作品的审美意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就对话的形态而言,可以将其区分为"自白性"对话、"论争性"对话和"映衬性"对话三种类型,它们以各自的话语功能呈现着主人公的品格情操、价值理念与精神世界。形态不同的小说对话具有鲜明的向心性,即所有对话都是围绕着中心人物日瓦戈医生展开的。形态不同的对话大都具有历史穿透性和哲理性。帕斯捷尔纳克是以不同形态的对话构筑小说的伟大的叙事思想家。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关键词】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 对话形态
【分类号】:I512.074
【正文快照】: 巴赫金说,“在长篇小说中,内在对话性成为小说风格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第3卷:64)据此,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复调小说的对话理论,并把《罪与罚》等小说称为复调小说或对话小说。中外文学史上许许多多的作品,虽然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复调小说,却也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日瓦戈医生》:我心目中的经典[J];俄罗斯文艺;2000年04期

2 杨衍松;《日瓦戈医生》的毁誉与沉浮[J];理论与创作;2000年01期

3 程洁;生·死·生存——《日瓦戈医生》解读[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刘锟;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日瓦戈医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6期

5 杨松芳;;《日瓦戈医生》经典性初探[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5年01期

6 刘玉宝;万平;;《日瓦戈医生》的诗意特征[J];俄罗斯文艺;2007年02期

7 任光宣;;小说《日瓦戈医生》中组诗的福音书契机[J];俄罗斯文艺;2007年03期

8 张溪琳;;人性的尊严与历史的冲突——浅析《日瓦戈医生》中日瓦戈的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9 黄伟;;《日瓦戈医生》在中国五十年评与中国社会观念的变迁[J];求索;2007年12期

10 叶婷;;历史语境下人性与社会的冲突——《日瓦戈医生》中20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悲剧命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品洁;;论《日瓦戈医生》中的对话性因素[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品;日瓦戈医生事件[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美中情局暗助《日瓦戈医生》获诺奖?[N];文学报;2007年

3 读书报记者 康慨;中情局一百三十余份档案解密:美国特务机关曾将《日瓦戈医生》用做颠覆苏联的工具[N];中华读书报;2014年

4 石剑峰;《日瓦戈医生》解密美苏对抗传闻[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5 余凤高;《日瓦戈医生》:初版的问世[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乔卫平;《日瓦戈医生》的前前后后[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7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导 张柠;日瓦戈医生和俄罗斯的心灵史[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早报记者 石剑峰;中情局的确介入了《日瓦戈医生》出版发行[N];东方早报;2014年

9 吴笛;“诗越是写得出人意外,越能表现悲怆的境界”[N];文汇报;2007年

10 蓝英年;徜徉在俄苏文学中[N];中华读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伟;《日瓦戈医生》在中国[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英;《日瓦戈医生》与《圣经》的互文—对话关系剖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雅琴;论《日瓦戈医生》的“精神性”特征[D];吉林大学;2008年

3 姜丽娜;《日瓦戈医生》的象征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方;《日瓦戈医生》[D];湘潭大学;2011年

5 李引引;《日瓦戈医生》中的命运主题[D];黑龙江大学;2013年

6 孔翠红;《日瓦戈医生》中的人物形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邓鹏飞;论《日瓦戈医生》的历史主题[D];四川大学;2004年

8 谭敏;《日瓦戈医生》诗歌文本与散文文本的互文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初广晓;《日瓦戈医生》—超越现实的情感表现[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孙文君;《日瓦戈医生》中的生命意识[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5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85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