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汉口租界音乐生活探究

发布时间:2021-08-29 16:23
  本文以汉口租界内的音乐活动为研究对象,讨论汉口自设立租界以来,汉口租界内具体的音乐活动现象,租界的设立与汉口音乐活动之间的关系。试图解答:租界的什么性质、管理机制、制度促使了这些音乐活动得以在租界内出现并繁荣。绪论部分由选题缘由及目的、研究现状与问题的发现、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组成。分析本文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前言部分是对汉口租界大的背景介绍,租界的地理位置、存在时间、机制等简单介绍。正文四章,分别从租界内的传统音乐活动、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音乐活动、租界内的抗战音乐活动、上海租界影响下的汉口租界音乐活动这四个方面展开。从而分析租界与这些音乐活动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汉口租界的出现不仅使得这一地区的音乐生活丰富多彩,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同时共存,中西音乐在租界内交流融合,而且租界的出现,也促进了汉口城市化的进程。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汉口租界音乐生活探究


汉口五国租界方位示意图①

租界,汉口,街道


8第一节租界内的传统音乐娱乐场所一、租界内的茶园汉口开埠后,汉口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中外贸易活动规模巨大,租界内的外侨逐年递增,1895年以后,大多数来到汉口的外侨不仅仅从事商业活动,他们也将汉口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加以建设,现代化的大厦和银行、美丽的花园别墅和高级旅馆在汉口租界内不断建立起来。在汉口的一批商人,开始在租界内经商,这就为租界内出现各种不同的娱乐方式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汉口租界设立,大批洋人开始进入汉口租界工作、生活、娱乐。早期,汉口最兴盛的娱乐方式就是在茶馆里喝茶听曲。随着华洋互市,汉口传统音乐活动开始传入租界,茶园、戏院、会馆等传统娱乐场在所租界内纷纷建立。图2汉口租界的街道和主建筑①租界内的茶园主要分布在沿江大道及中山大道这一区域内。从1861年汉口英租界的辟建,到1896年日租界的形成,前后历时三十多年,五国租界作为独立的城市空间逐步形成于汉口城区东北一侧。汉口租界区面临长江,背临近京汉铁路,整个街区呈带状结构,沿江呈南北走向,纵深长约3600米,东西宽幅约600米,空间面积约2.2平方公里。租界内的主要道路有太平路、歆生路(今江汉路,位于英租界内)、鄱阳街、开泰街(鄱阳街,位于英租界、俄租界内)、怡和街(上海路)、两仪街、洞庭街、车站路(位于法租界内)、黄兴路、蔡锷路、友益街、后城马路等。租界内的茶园就分布在内,早期喝茶听戏的场所并不叫茶园,茶园的诞生是在汉口开埠之后。茶园是汉口租界内的经济文化不断繁荣的情况下产生的专业性的演出场所。各地商人以租界为中心,纷纷来此地经商。①资料来源:笔者摄于武汉市江汉区前进路2附4号汉口水塔博物馆,2018年8月15日。

游艺场,广告,汉口


121914年,胡明洲开始筹建老圃游乐场,原名爱国花园。最先这里只有一座中型剧场,1916年由张国樵重新策划。1917年,朱双云邀请汉口商界集资,在此基础上修建了一个大型剧场,可容纳观众2000多人。同时还修建了全部为木板结构的东、西、南舞台三个中型剧场,园内还设有小吃部、小卖部。老圃游艺场也是由朱双云改名而来的。1931年,老圃游艺场因是木质结构,在汉口遭受水灾时被毁,汉口最早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就这样消失了。①图3老圃大游艺场演出广告②老圃游艺场是汉口最早的综合性游乐场,开张营业时曾轰动武汉三镇。游艺场内设有东、西、南三个舞台,经常座无虚席。主剧场上演的新剧《空谷兰》《祸水》也是备受欢迎。这里曾有京剧坤班在这里演出,新民社、石家班在这里训练学员。华洋交界处另一座规模较大的综合性民众乐园原名新市场,1919开业,是当时武汉大众娱乐业的象征,几易其名。随着市民的对娱乐业的需求,当时任汉口稽查处处长刘有财出面筹划,计划在娱乐设施和经营模式上仿造上海大世界。从最早的新市场到民众乐园,汉口新市场经过了大致30年的时代变迁,新市场也是当时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娱乐场所。民众乐园的建设标志着租界内娱乐生活发展到一个繁盛时期,它是由军、商两界合作筹资修建的,从它的建筑风格、占地面积、经营模式、院内设计,剧场设置等方面均可看出当时的民众乐园在汉口租界的地位,以及大众娱乐生活方式已经慢慢发生变化。民众乐园全场占地面积219万3989平方米,地点位于中山大道,这个地方是汉口租界与华界最繁华、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洋人活动范围最广的地区,这里洋行林立,据记载,“1916年前后,在汉口租界内的外国洋行约有142家”(《武汉市志·外事志》第16页)。民众乐园这座综合性娱乐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音乐史学史研究的意义——研究属性、观念、范畴和范式的思考[J].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03)
[2]晚清上海租界西侨音乐活动述略之四——1850~1880年间来上海巡演的西洋专业乐人与歌剧团体[J]. 宫宏宇.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03)
[3]民国时期汉剧坤伶登台与舞台新变——以汉口《罗宾汉报》《戏世界》为中心的考察[J]. 魏一峰.  戏曲研究. 2018(02)
[4]城市音乐研究的语境、内容与视角及“中国经验”的方法论思考[J]. 洛秦.  中国音乐学. 2017(03)
[5]1937—1938:武汉抗战时期音乐献金活动[J]. 夏炼.  歌海. 2017(03)
[6]论上海“飞地”音乐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空间(下)[J].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02)
[7]论上海“飞地”音乐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空间(上)[J].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01)
[8]晚清上海租界外侨音乐活动述略之一(1843~1911)——早期外侨社团演剧活动中的音乐[J]. 宫宏宇.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5(02)
[9]“新史学”与宋代音乐研究的倡导与实践[J]. 洛秦.  中国音乐学. 2013(04)
[10]论近代汉口音乐活动场所的转型[J]. 李俊.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上海时代曲(1927~1949)“爵士风格”研究[D]. 李音蓓.上海音乐学院 2018
[2]都市生活与文化记忆[D]. 任晓飞.华中师范大学 2012
[3]凝聚族群的“飞地”音乐生活[D]. 黄婉.上海音乐学院 2010
[4]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D]. 洪煜.上海师范大学 2006
[5]上海大世界(1917—1931)[D]. 沈亮.上海戏剧学院 2005
[6]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D]. 楼嘉军.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清末天津租界外侨音乐生活研究[D]. 冯曦瑶.上海音乐学院 2019
[2]上海租界音乐生活叙事[D]. 薛彬.上海音乐学院 2017
[3]民国时期汉口歌舞厅音乐文化研究[D]. 孙培培.武汉音乐学院 2015
[4]十年《申报》音乐资料整理、分类及其作用探究[D]. 王明辉.上海音乐学院 2010
[5]当年的时尚[D]. 张敏.武汉音乐学院 2006
[6]清末民初汉口音乐生活初探[D]. 李俊.武汉音乐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370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370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8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