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不掩瑜的他山之石——评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
发布时间:2021-08-29 20:06
该文对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一书进行评论,主要侧重于其关于先秦礼仪用乐仪式方面的内容。该书的优点在于:在研究视角方面,对用乐程式及其意义进行梳理与阐释;在研究方法方面,是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基础上进行论述的。该书亦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该文主要讨论了其对乐之分法、对"遂歌乡乐""节"义的理解等问题。同时,又从文献学角度对其进行校勘,指出其一系列错误之处。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9,(02)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从程式到意义:研究视角的渐进
二、从批陈到立新:研究方法的支撑
三、可以商榷之处
(一) 对乐之分法的探讨
(二) 对“遂歌乡乐”的探讨
(三) 对“节”义的探讨
(四) 其他
四、校勘记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舞相属”考[J]. 韩启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02)
[2]“豊”之字形出于祭祀之“壴”——“礼”自“乐”出考论之一[J]. 王晓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3(04)
[3]试说周朝的黄钟律高[J]. 方建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3(03)
[4]中国古代乐教思想与当代音乐教育哲学构建[J]. 褚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3(03)
本文编号:3371297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9,(02)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从程式到意义:研究视角的渐进
二、从批陈到立新:研究方法的支撑
三、可以商榷之处
(一) 对乐之分法的探讨
(二) 对“遂歌乡乐”的探讨
(三) 对“节”义的探讨
(四) 其他
四、校勘记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舞相属”考[J]. 韩启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02)
[2]“豊”之字形出于祭祀之“壴”——“礼”自“乐”出考论之一[J]. 王晓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3(04)
[3]试说周朝的黄钟律高[J]. 方建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3(03)
[4]中国古代乐教思想与当代音乐教育哲学构建[J]. 褚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3(03)
本文编号:3371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3712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