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论“空白”思想的深度比较
本文关键词:中西文论“空白”思想的深度比较
【摘要】:中西文论中都有崇尚"空白"的思想,两种思想之间的比较交流有助于深入理解中西文论在建构意图与目的指向上的同异。比较交流需要辨识能够交流、具有交流价值的理论构成。中西"空白"文论中颇具交流价值的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内蕴在"空"范畴中的尚空思想和西方现代文论中罗伯-格里耶的空白论以及伊瑟尔对于现代文学文本"空白"的阐释。深入到理论内部能够发现,两种跨越种族、文化与时代的文学思想,其空白之所指和背后隐匿的文学观并无二致,然而,作为引生空白思想的重要要素——世界观则形同实异,中西空白文论寄寓着共同的文学追求和不同的生存期待。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 空白 空 世界 真实 自由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ZW008)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空白”是西方现代文论的重要范畴。早在上个世纪,对西方空白文论的接受就引发了中西空白文论的比较研究。然而,比较研究虽已开展,但两种文论思想之间的异同尚未完全澄明。中西空白文论尤其是中国文论空白论构成复杂,需要对比较对象进行仔细辨识。中西文论对“空白”的崇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淑晶;;论传统诗学的尚空思想[J];文艺评论;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古代文学批评对于女色和男女情事描写的态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吕菲;;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比较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中的月亮意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叶帮义;元白“小碎篇章”与“花间”词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丁放;《乐府补题》主旨考辨──兼论“比兴寄托”说词论在清代以来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韩立平;论张炎对陶渊明之接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曹翠;刘素yN;;南宋词“骚雅”内蕴探微——从南宋两部词集选本的共同篇目来探究“骚雅”内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7 张明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琼瑶作品中的唐宋词化倾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陈璐;;浅探赋比兴之流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9 周曦;;论清真词之以赋入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10 汤秀明;;从王国维评李煜词看其境界说之“真”[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孔燕妮;袁枚诗歌理论与实践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赵红卫;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杏根;乾嘉代表诗人研究[D];苏州大学;1999年
9 徐林祥;镜与日: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10 徐坤;尤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宝柱;易安体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华;稼轩词沉郁顿挫风格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丹;《沧浪诗话》的语言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晓利;南宋词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微霞;叶嘉莹词学理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贺艳敏;论辛弃疾对《庄子》的接受[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慧;汤显祖评《花间集》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波;接受视野中的黄庭坚词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叶惠美;汉字“理”的修辞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辉;返魅的前奏——罗伯-格里耶创作的生态美学意义[J];文艺评论;2005年04期
2 张唯嘉;新小说的美学策略:空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余华;眼睛和声音[J];读书;1998年11期
4 胡亚敏;中西文论术语检讨[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3期
5 赵新林;;罗伯—格里耶“新小说”理论与传统人道主义文学观的分歧[J];文学评论;1991年05期
6 苏宏斌;艺术与自由——试论萨特的文艺现象学思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曾兰平;论浪漫精神存在的合理性[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8 王珂;论巴赫金文体进化观的成因及意义[J];思想战线;2002年04期
9 周林妹;浅议网络批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10 江业国;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是一种享受[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斌;;卢卡契怎样论述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姜文震;;文学的创作方法问题刍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胡疆锋;;西风东渐30年——西方文论与新时期中国文论建设[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准;丁振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文艺领域的创造性应用——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文艺和生活关系的论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5 王少青;;文学家的“眼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6 嵇涌海;;试论小说主题的制约因素[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7 代迅;;汉译西方文论探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秦忠翼;;论文艺创作中的理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9 朱晶;;“两结合”创作方法存在着,发展着[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10 陈传才;;马克思主义文艺特征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中先;法国“新小说”如何来到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 连冕;在一种批评的世界观之上[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张立国;“真实的写作”如何成为可能?[N];深圳商报;2000年
4 乐黛云;《中国文论:英译和评论》中西文论互动的新视野[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李晓虹;真实是散文的生命[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广东省作家协会 谢有顺;摄影文学:从新的真实出发[N];文艺报;2002年
7 梁君;重建文学:从“本土化”再出发[N];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王蒙;文学的悖论(之四)[N];解放日报;2001年
9 张伯祯(作者为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试说杂文“骨”与“戒”[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10 姜耕玉;关于批评的“语境”“立场”及文本真实[N];文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谭德生;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俊虎;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D];兰州大学;2008年
3 袁先来;德里达诗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邱晓林;从立场到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彦;论西方人体艺术的审美理想演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晗;解读乌托邦的两难困境[D];郑州大学;2007年
3 张景龙;《西游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比较[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刘鸿央;略论艺术与游戏精神[D];南昌大学;2005年
5 孙之轩;论戈德曼的结构文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鲍俊晓;萨特的艺术美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方海涛;康德艺术论初探[D];安徽大学;2006年
8 郑英丹;中韩启蒙小说中的女权意识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梁旭;《生死场》与《人间问题》的人物类型与艺术表现手法比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金芳;不止是轻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5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5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