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都市中的自我—比较《廉价的幸福》与《泥鳅》
本文关键词:迷失在都市中的自我—比较《廉价的幸福》与《泥鳅》
更多相关文章: 《廉价的幸福》 《泥鳅》 城市化进程 消费主义 城市移民
【摘要】:本文在消费主义理论基础上,解读1947年加拿大总督文学奖获奖作品《廉价的幸福》和当今在中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泥鳅》两部小说。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比较,本文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移民的生存状态置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背景即城市化与消费主义并行的现实中进行综合考察,分析两部小说集中反映出来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城市移民的生存处境与精神状态,着重探索城市移民在城市寻求生存的过程中如何受到消费主义的深刻影响而被异化、进而迷失自我的社会的和人性的根源。 《廉价的幸福》的背景是20世纪40年代的加拿大,而《泥鳅》的背景是21世纪初的中国。虽然处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但这两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却都维持在40%左右。且其城市的繁荣景象都吸引了大批农村人口涌入。这两部小说所描述的城市,不仅有着相同的城市化水平,还同样充斥着消费主义。在充满了机会和诱惑的城市里,城市移民为了满足各自的追求,逐渐失去自我,人性遭到扭曲。《廉价的幸福》里的让·雷维克和《泥鳅》中的国瑞等是男性移民的代表。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惜牺牲爱情、友情和自己的尊严。《廉价的幸福》里的弗洛伦蒂娜和《泥鳅》中的寇兰是女性移民的代表。在采取正常的方式无法满足她们对生活的追求时,她们将身体变成了获取金钱和权力的交换工具。消费社会本身已经形成了一种充满着无尽欲望的深渊,而城市移民因为自身弱势的地位很容易成为欲望的牺牲品。因此,他们的追求只能导致和加速他们在城市中的迷失。
【关键词】:《廉价的幸福》 《泥鳅》 城市化进程 消费主义 城市移民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0-03;I10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Introduction7-16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n Flute9-11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Mud Fish11-12
- 1.3 The Main Idea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2-13
- 1.4 Literature Review13-16
- 2 Consumerism in the Two Novels16-24
- 2.1 Consumption, Consumerism and Consumer Society16-19
- 2.1.1 Consumption16-17
- 2.1.2 Consumerism17-18
- 2.1.3 Consumer Society18-19
- 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 Society in the Two Novels19-24
- 2.2.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 Society in The Tin Flute19-21
- 2.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 Society in The Mud Fish21-24
- 3 The Urbanizing Migrants in the Two Novels and their Consumption behaviors in the City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Consumerism24-29
- 3.1 Florentine and Jean in The Tin Flute24-26
- 3.2 Gui Rui and other Migrants in The Mud Fish26-29
- 4 The Urbanizing Migrants in the Two Novels and Their Loss of Self in the City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Consumerism29-38
- 4.1 Loss of Female Migrants: Florentine and Kou Lan29-33
- 4.2 Loss of Male Migrants: Jean, Gui Rui, Cai Yijiang and Wang Yucheng33-36
- 4.3 The Tin Flute and the Mud Fish36-38
- 5 Conclusion38-40
- Bibliography40-43
- Academic Achievements43-44
- Acknowledgements44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媛媛;;冀教版英语Book 6 Unit 2 Lesson 14 A Clone of My Own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本报记者 谢娟;尤凤伟新作《泥鳅》引起关注[N];文汇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俞小石;书写现实的疼痛[N];文学报;2002年
3 吴义勤;民间的悲苦与歌哭[N];文艺报;2002年
4 李丹梦;批判的妥协与失语[N];文艺报;2005年
5 赵亦冬;“将民工的处境提示给大家”[N];工人日报;2002年
6 ;中国阅读目光[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段崇轩;乡村小说:路在哪里?[N];山西日报;2005年
8 段崇轩;文学要贴近群众[N];文艺报;2003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刘宜庆;尤凤伟被姜文“喜欢”的感觉真好[N];中国邮政报;2004年
10 赛妮亚;中国的“左拉”尤凤伟[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进;基于FLUTE协议的移动互联网高效传输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雪娇;迷失在都市中的自我—比较《廉价的幸福》与《泥鳅》[D];宁波大学;2011年
2 黄凡凡;隐喻认知理论和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跨域产生[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秀云;新闻标题的生成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顾林景;何声奇长笛教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095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9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