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后经典语境下重构叙事学研究的基础工程——论赫尔曼《叙事的基本要件》

发布时间:2017-11-13 01:13

  本文关键词:后经典语境下重构叙事学研究的基础工程——论赫尔曼《叙事的基本要件》


  更多相关文章: 情境 事件序列 建构世界 感受质 后经典叙事学


【摘要】:"什么是叙事?""怎么研究叙事?"是叙事学研究的根本问题,不仅反映了叙事学研究的基本立场、方法取向,甚至决定了叙事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和结果。在"什么是叙事?"这个问题上,戴维·赫尔曼绕开了经典叙事学家关于叙事的"二分法"(故事与话语)或"三分法"(故事、文本、叙述)的老路,提出了叙事的"四分法"(情境、事件序列、建构世界/分裂世界、感受质);在"怎么研究叙事?"这个问题上,赫尔曼倡导包含认知科学、语言学、语言哲学等在内的跨学科方法,为重构叙事学研究的基础工程做出了颇有意义的探索。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当代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研究”(项目编号:10FWW007)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创新项目资助
【分类号】:I04
【正文快照】: 1.引言在接受笔者的访谈时,西方著名后经典叙事学家戴维·赫尔曼认为,推动当代叙事学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首先是重新思考叙事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其次是开辟新的不断出现的研究领域”(尚必武,2009b:103)。实际上,赫尔曼本人就是这两条路径的践行者。就第二条路径(开辟不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尚必武;;后经典语境下西方叙事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特征:评《剑桥叙事指南》[J];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2 尚必武;;叙事学研究的新发展——戴维·赫尔曼访谈录[J];外国文学;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童肖琼;;文体学分析在EFL语篇教学中的实践性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张慎琳;叶晓青;;独特的叙述视角与反讽意味的生成——吴组缃《官官的补品》的文本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4 刘晓连;;在平淡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学——对《菊花》的文本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梁承玉;;浅析劳伦斯小说《虹》的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6 周武海;;刍议《晏子春秋》的文体性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7 张月娥;;《远大前程》中的“距离”控制手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柳淑娟;张萌;;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时空艺术[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李晋;;对《伊桑·弗洛姆》的叙事解读[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10 何明明;;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角度谈《简爱》的女性形象再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月亭;;《德伯家的苔丝》中叙述视野的由“小”变“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津;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6 苗变丽;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时间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谢志宇;论近、现代日本文学中的“家庭”[D];浙江大学;2010年

8 孙红艳;格特鲁德·斯泰因语言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张焱;历史的痕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杨家勤;英语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莉;《一位女士的画像》的空间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雷婧;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螺丝在拧紧》的恐怖感[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颖;文学创作中文体深隐原因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祝永慧;《冠军早餐》的后现代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娜;从叙事学角度看记录片字幕的翻译[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红;试论查尔斯·狄更斯小说情节中的巧合[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申丹;;关于西方叙事理论新进展的思考——评国际上首部《叙事理论指南》[J];外国文学;2006年01期

2 申丹;经典叙事学究竟是否已经过时?[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修延;;叙事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2 傅修延;;叙事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3 傅修延;;叙事学研究 主持人语[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4 傅修延;;叙事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5 傅修延;;叙事学研究 主持人语[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6 ;叙事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7 傅修延;;叙事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8 陈桂琴;;国内叙事学研究发展述评[J];外语学刊;2010年06期

9 傅修延;;叙事学研究主持人语[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10 傅修延;;叙事学研究 主持人语[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工;;略论圣经文学的叙述节奏[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惠荣;叙事学研究有了新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郝日虹;借助认知科学完善叙事学研究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龙迪勇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空间维度的叙事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龙迪勇;拓展东西方叙事学研究领域和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刘永昶;关于新闻叙事学研究的一些思考[N];中华新闻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万敏;认知叙事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许相全;福音书人物的叙事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王委艳;修辞叙事学研究初探[D];兰州大学;2007年

3 秦莉;《豆棚闲话》的叙事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4 尹睿;央视《新闻周刊》的叙事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5 程开成;论荒诞叙事[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孟媛;欧美侦探小说的叙事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78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178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