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跨观念政见与情感的对立调和——论哈琴的后现代艺术反讽观

发布时间:2017-11-13 02:13

  本文关键词:跨观念政见与情感的对立调和——论哈琴的后现代艺术反讽观


  更多相关文章: 后现代艺术 反讽 政治 话语 情感


【摘要】:"反讽"这一概念最初只是被作为一种限于形式上的纯粹的修辞格进行讨论。经过浪漫主义、新批评派和后结构主义文论等发展,"反讽"经历了美学、哲学层面的思考,并经过施莱格尔和克尔凯郭尔等人的改造,成为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家哈琴所说的"一种生活态度"。而哈琴则敏锐地抓住"反讽"所具有的解构性和挑衅性及其在话语结构中对种种政治立场的有效性,对此概念的跨观念的政见进行了详细阐释。
【作者单位】: 成都学院艺术学院;
【基金】: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后现代艺术的政治性与当代艺术的“中国性”重建
【分类号】:J110.9
【正文快照】: 反讽从十六世纪以前仅仅作为一种修辞格,到20世纪就转变为人们的一种生活观念,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反讽”的概念内涵也经历了不断扩充和演变。在后结构主义者那里,反讽概念中的“意向性结构”得到了重视,这对后现代主义的“反讽”策略产生了重要影响。反讽在话语结构中产生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伯杰;弗·施莱格尔的“浪漫反讽”说初探[J];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芸;程茜;;反讽与创作主体意识[J];东方论坛;2007年01期

2 冯亚琳;“浪漫的书”——论施莱格尔的小说理论与小说试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冯亚琳;德国浪漫文学概念辨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孙成竹;;论浪漫主义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成竹;;浪漫主义: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思想史资源[A];“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臧运峰;新批评反讽及其现代神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邵维维;隐喻与反讽的诗学[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将;试析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抒情诗中的死亡主题[D];浙江大学;2008年

2 叶崇艳;德国浪漫主义反讽诗学初探[D];浙江大学;2008年

3 曹雪峰;穆旦(查良铮)译述暨法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王雪;反讽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志斌;弗·施莱格尔诗学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路程;阿多诺文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颜东升;克尔凯郭尔反讽概念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易玮玮;新批评反讽的中国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赛丽;浪漫主义反讽及其现代审美意义[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况威;霍桑小说叙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颖旭;王凬菲;;艺术=生活:后现代艺术的把戏[J];文学教育(中);2010年04期

2 翟宇峰;;当代艺术中的现代与后现代[J];大舞台;2005年06期

3 杨南燕;;美向何方 情归何处——从后现代的审“丑”观谈起[J];民族音乐;2010年05期

4 陈旭光;试论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理论挑战[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5 孔紫君;;再析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后现代艺术[J];美术;2007年03期

6 张晓萍;;貌离 神合——论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关系[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7期

7 刘健健;;万法本闲人自闹——西方后现代艺术与观念艺术之我见[J];西北美术;2006年02期

8 王林;;为现代艺术辩护——读里德《现代艺术哲学》[J];读书;1988年03期

9 富强;;后现代画皮[J];艺术广角;2000年04期

10 盛葳;;后现代艺术在中国[J];山花;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丰书;后现代艺术的悖论[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仲庚;摄影文学:连通前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桥梁[N];文艺报;2001年

3 施忠平;“金牛”赫斯特是怎样炼成的?[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李文玲;艺博会:让艺术走进生活[N];金融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杨琳;杨千:碎纸屑“格林斯潘”的现实嘲讽[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王雪峰;当下文化语境中弘扬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意义(上)[N];美术报;2007年

7 王春辰;美的滥用[N];美术报;2007年

8 刘法民;丑艺术不等于恶心艺术[N];文艺报;2006年

9 A.D.柯曼 /文 陈韶晖/译;是什么让一幅照片价值290万美元?[N];深圳商报;2007年

10 朱其;艺术作品不是制造图像[N];上海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林立;媒介性:后现代艺术的存在[D];山东大学;2005年

2 邹跃进;观念与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3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4 周键;如何定义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匡骁;西方艺术体制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梅;身体体验—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审美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金鑫;后现代艺术对后现代设计的影响与借鉴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3 周璐;后现代艺术接受的断裂化[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4 李金蓉;论西方后现代视觉艺术形式的边界模糊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罗晓翠;西方现代艺术的两种发展倾向[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梁君青;论“隐喻性”现成品在后现代艺术中的表现[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谭德生;艺术的转折[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康世伟;后现代混合媒体艺术的美学现象及解读方式[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9 李木子;中国式的波普艺术[D];重庆大学;2004年

10 张铁梅;浅论后现代艺术在中国[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78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178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d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