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罗佩《铁钉案》及其中译本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13:06
本文关键词:高罗佩《铁钉案》及其中译本研究
【摘要】:著名的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系列小说《狄公案》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经过陈来元与胡明二位老师的翻译,《狄公案》也为中国的读者所熟知。但陈胡二位老师的翻译偏重于意译,造成中文文本与英文文本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本文拟以《铁钉案》为中心,来探讨这种改变的主要体现方式、深层原因与文化传播上的意义。 《铁钉案》英文名为the Chinese Nail Murders,在艺术上体现出中西混合的风貌。首先从形式上和描写内容来说,它严格遵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的程式,如多线并进的结构、对偶式的标题,以及大量地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和笔记中提取材料写作,这些都使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味。但从思想理念上来说,它秉持的则是现代西方的法制观念与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故事主旨来说,有别于传统公案小说的“清官断案”,而是以智取胜;最后从艺术手法上来说,高罗佩大量吸取了现代西方小说的艺术手法和理念,这些都使高著《铁钉案》与传统公案小说形成了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关系。 陈来元与胡明在翻译《铁钉案》的时候,对其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削、意译与改写。这些改动主要体现在对一些不符合中国传统细节的改写、心理描写的删除以及叙述视角的调整。可以看出这些改动或多或少地是针对作品中比较西化或者与传统公案小说不同的地方,总体是为了让作品更加接近译者心目中的中国古典小说。总的来说,陈、胡译本侧重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在面貌上与原文相差甚远。 经过上述的比较和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高罗佩的《狄公案》向来以浓郁的中国风味著称,但这种印象有很大的程度要归功于陈、胡二位老师的翻译。《狄公案》在中国大受欢迎,说明了这个译本的成功,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都是由特定时期的文化语境决定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63.074;I0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诸天寅;;高罗佩与中国传统文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2 刘洪涛;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金安利;;近十五年来国内形象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当代文坛;2007年05期
4 李小龙;;高罗佩笔下的小说回目及其意义[J];读书;2009年09期
5 杜平;异国形象创造与文化认同[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杨权;中国痴:高罗佩[J];国际人才交流;1994年11期
7 夏启发;判官神话与义理决狱的伦理精神[J];江汉论坛;2003年01期
8 汤哲声;;流转带来神奇——程小青《霍桑探案》、高罗佩《大唐狄公案》论[J];江汉论坛;2009年05期
9 竺洪波;公案小说与法制意识——对公案小说的文化思考[J];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03期
10 苗怀明;从公案到侦探——论晚清公案小说的终结与近代侦探小说的生成[J];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小蓬;古代小说中公案因素的文化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世新;中国侦探小说及其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张萍;高罗佩及其《狄公案》的文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9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19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