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近代中国留日学生俄罗斯文学翻译简论

发布时间:2017-11-28 13:25

  本文关键词:近代中国留日学生俄罗斯文学翻译简论


  更多相关文章: 俄罗斯文学 近代留日学生 转译


【摘要】:近代翻译文学是中国翻译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是近代中国文学书写重要的参照系,并且成为了中国人走向世界,寻求民族自省和更生的一种方式,近代文学翻译活动和近代社会思想的变革与风尚的转移的构成了互动关系。近代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译介外国文化的群体即留学国外的中国学子,外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对直接接触外国文化的直接感知,近代留学生的大量出现使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成为可能。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中,俄罗斯文学的翻译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俄罗斯文学之所以得到中国留学生的特别关注,是因为俄罗斯文学,特别是19世纪文学所反映的俄罗斯民族的生存境遇颇类似于中国的现实和民众的生存状况,而晚清“反清排满”思想又使得留学生对俄罗斯文学表现虚无党人反抗沙皇统治的精神颇为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介绍到近代中国的俄罗斯文学大多并非直接翻译自俄文,而是通过中介国的译本转译而来,其中绝大部分通过日译本转译,因此,近代中国留日学生为俄罗斯文学的翻译贡献甚大。这一文学文本旅行的过程,呈现了多重的又耐人寻味的文化镜像,既涉及到中国留日学生在选择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时受限于日本翻译俄罗斯文学的范围,受限于日本对俄罗斯文学的价值判断和审美选择,而且涉及到中日两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以及中国留日学生的日本体验等复杂的问题,通过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审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了解中国近代翻译繁盛的社会历史原因,也可以透视中国在努力步入世界的过程中,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充满了屈辱和期待的心路历程。本文对近代小说翻译进行的研究不是传统的以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为主的研究,而是借鉴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的文化研究方法论对近代小说翻译活动进行分析和解释,探讨译者(即近代留日学生)对译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挖掘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文化动力,揭示翻译文学对近现代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近代中国俄罗斯文学的翻译活动对五四以后的翻译文学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059;I04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2 尹祚鹏;;浅议《聊斋志异》三教合一的天道观[J];蒲松龄研究;2007年01期

3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4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贺根民;;纯文学观与近代小说观念的曲折演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邵毅;;女性身份的构建与本土文化身份的塑造——中国20世纪文学翻译中女性形象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魏世民;;桐城派理论的发展和最后总结——论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姜红;;“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范方俊;;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两次转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李存朴;魏源的《海国图志》与日本的《海图国志》时代[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丽;;李R既恕按蠛有∷怠敝械摹跋执盵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相雨;;论管同的思想与文学创作[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昭谦;;吴汝纶思想特质探析[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亚丽;;翻译与文化的融合[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郝明工;;世纪文学的中国命名——关于“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的若干思考[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建军;;“慨然思复三代庠序之法”:许衡的教育追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张东海;;南宋江西陆子学派的形成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雪桂;;试论文化符号的可译性——以《伊豆的舞女》的文化词语翻译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p樀乃枷搿⑹导捌湟庖錥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红娟;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晶晶;克莱门茨《大学比较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曼;林语堂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吴秋s,

本文编号:1234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34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