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艺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论争:维特根斯坦与中国

发布时间:2017-12-02 06:23

  本文关键词:文艺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论争:维特根斯坦与中国


  更多相关文章: 维特根斯坦 中国 文艺学 反本质主义 论争


【摘要】:文艺学领域反本质主义话语的兴起及其论争是近年来学界引人关注、影响广泛的学术讨论。最初主要涉及大学文艺学学科建设问题,随着讨论的深入,论争的范围逐渐拓展,已经深入到有关中国当代文艺学话语建构核心问题。位于这场争论理论基石部位的,是反本质主义美学与哲学,它们为文艺学论争提供理论滋养和思想武器,维特根斯坦思想在这场论争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鉴于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复杂性,本文主要针对维特根斯坦与当今中国联系更为密切的后期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加以讨论,试图对于文艺学领域的反本质主义论争有所推进。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中国文艺美学界反本质主义论争的背景与实质,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对该问题加以阐述,回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美学思想,凸现本文的学术价值与现实针对性。第二部分,深入到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语言游戏”、“家族相似”、“生活形式”等关键性概念,并对这些思想在中国的误解加以分析,力争消除学界对其误解。第三部分,以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来审视当今中国反本质主义论争,期望推动当今中国文艺学研究走向更为健康和坦平的发展道路。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弘;;“家族相似”与范畴的本质——论“家族相似说”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中的哲学意义[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毛崇杰;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刘程;维特根斯坦对分析美学的影响和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周宪;语言批判与家族相似──美学语言学转向纵论之三[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5 李亚萍,杨锏;文艺学:危机与突破——第四届全国文艺学及相关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余虹;;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文学本质论问题论纲[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文学评论;2001年05期

8 王祖哲;;乔治·迪基“艺术习俗论”批判[J];文学前沿;2002年02期

9 支宇;;“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是否可能?——评一种新锐的文艺学话语[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6期

10 李咏吟;;普世价值的寻求与文学反本质主义的困局[J];文艺评论;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俊;反本质主义与艺术本质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吕汉卿;当代文论生产中的反本质主义思维之商榷[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43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43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b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