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语》六个英译本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12-12 05:07

  本文关键词:《论语》六个英译本的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论语》 英译 文本分析 归化 异化 图式学


【摘要】:《论语》是一部集中体现孔子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的中国经典。先后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论语》的英译研究。 本文选取理雅各、苏慧廉、韦利、利斯、安乐哲与罗思文以及斯林格伦德六位译者的《论语》英译本。以归化、异化翻译理论和图式学理论为基础,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次比较分析六个英译本。在语言方面,本文由浅入深地分析了单字、句法和修辞手法三方面内容。比较译者对于相同内容产生的不同译法,并针对“莫”字、四种倒装句式以及叠词、对句等修辞手法的翻译,提出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建议,使读者能够更好理解原文涵义。在文化方面,本文选取六个英译本中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典型代表“凤鸟”、“河图”、“河”、“觚不觚”以及儒家学说中的道德观念“仁”和“信”的翻译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六位译者由于时代、中西文化、翻译目的、读者对象等差异导致的不同译本,论述了不同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其出现的误译,并提出增加拼音翻译、添加中国汉字、融入详尽注释、形成新的图式的建议,以期待更准确的《论语》英译本出现。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从阐释学视角评析《论语》两个中英对照译本[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朱承平,赵瑜;《论语·述而》“文莫”句诠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期

3 肖列华;论古代汉语中的状语后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郝永娟;张继质;;浅谈“之”“是”在宾语提前句中的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5 杨平;;20世纪《论语》的英译与诠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6 ;The Interaction Betweena Reader and a Text in Reading Process —— the Application of Schemata Theory in Reading Two Poems[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张峰;;《论语》中的宾语前置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8 张冠湘;;《论语》对句论说的思维模式[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9 黄交军;;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韩晓光;《论语》中的特殊语序考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1281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81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