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谈小说英译中人物“声音”的再传递——以葛浩文翻译的《呼兰河传》和《檀香刑》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23 13:33

  本文关键词:谈小说英译中人物“声音”的再传递——以葛浩文翻译的《呼兰河传》和《檀香刑》为例 出处:《外语学刊》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 《檀香刑》 葛浩文 声音 再传递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呼兰河传》和《檀香刑》的英译,研究葛浩文在翻译萧红、莫言作品时如何处理人物"声音"效果的再现,考察译文是否实现人物"声音"的再传递。同时,尝试合理解释两部译作的不同翻译效果。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作为汉学家和翻译家,葛浩文最重要的成就有两个:(1)上世纪70年代发现“萧红”,改写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80年代注意到莫言,在随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莫言每出新作,他都积极地翻译,并通过他的影响力找到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使莫言成为在过去一、二十年里最系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阮慧;;梦回呼兰河——简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拟儿童视角[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刘新铭;;猫腔里的爱恨情仇——谈莫言《檀香刑》叙述方式的开拓创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5期

3 徐家荣;儿童文学翻译中形象再现的艺术手法[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敏;;关于民间叙事困境的思考——以莫言小说《蛙》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王衍;;莫言写作与民间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3 贾妍;;从儿童视角分析《呼兰河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龙胜燕;;极刑与虚无——论《檀香刑》的主体缺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5 王春云;;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抗战文学中的表现[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单继伟;刘瑞兰;;反叛的英姿 皈依的执着——莫言小说中艺术形象共时建构的文化“砥柱”[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黄传波;;战争的另类审美空间——以莫言的《丰乳肥臀》和《檀香刑》为例[J];长城;2010年10期

8 凤卓;;“民间”与“庙堂”的审美象征——论《檀香刑》孙眉娘、钱夫人的审美意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邓金洲;;野性的张扬与人文精神的高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吴刚;“民间”的抉择──莫言民间写作的心路历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月;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双花;可能与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苗变丽;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时间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汪树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D];武汉大学;2004年

6 马永生;怨妇母题与20世纪中国小说[D];山东大学;2006年

7 陈曦;文学中享虐现象之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枫;民间中国的发现与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彦文;不是之是——李锐小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广远;莫言的文学世界[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天骄;民间视野下贾平凹、莫言创作比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夏云果;新历史小说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书写[D];河南大学;2011年

3 魏李娟;何处是归程[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朵辉贤;启蒙与莫言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5 罗倩;楚地之子—韩少功创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静杰;叙事意识与生命感觉[D];浙江大学;2011年

7 刘红会;论莫言小说中的生殖崇拜[D];浙江大学;2011年

8 廉丽;论小说文本叙事中的符号意蕴[D];齐齐哈尔大学;2011年

9 曲艺;新时期小说的音乐叙事[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相宽;论莫言小说的叙事艺术[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晓东,倪文尖,罗岗;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01期

2 陆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拟儿童视角”小说论[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力;《呼兰河传》艺术谈[J];呼兰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李鸿;平淡中的浓烈哀情──《呼兰河传》的叙事矛盾[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金城;主题形态:精神归返与灵魂挽唱——《呼兰河传》新论[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4 姜山;《呼兰河传》:一首悠悠的思乡曲[J];呼兰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5 付兰;论《呼兰河传》的思想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赵家新;视点回指和言语错位——《呼兰河传》的话语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于立影;;论《幼年》与《呼兰河传》中的故乡与主题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2期

8 李德平;;论《呼兰河传》的艺术风格[J];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肖宝凤;;《呼兰河传》的荒凉美学[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郜大军;;寂寞心境下的忧世之作——《呼兰河传》主题解读[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程;难忘的《呼兰河传》[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2 田泥;《呼兰河传》:澄明与启示[N];文艺报;2009年

3 黄文倩;知人论世 事关痛痒[N];文艺报;2013年

4 薛梅;素朴的信仰[N];河北日报;2014年

5 任红珊;得法于课内 拓展于课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李云雷;呈现原生态的“童年世界”[N];文艺报;2012年

7 祝勇;苦难与“催眠”的深刻叙事[N];北京日报;2014年

8 怓存磊;书的“囤”与“读”[N];北京日报;2013年

9 钟桂松;寓理寓情于真诚之中[N];学习时报;2010年

10 张兴华;一部献给白山黑水的力作[N];国家电网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爱军;《呼兰河传》的空间叙事艺术[D];河北大学;2011年

2 王琦;《呼兰河传》的体式与叙事[D];吉林大学;2006年

3 马春英;论《呼兰河传》[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申洁;从操纵理论的角度看《呼兰河传》英译本中的民俗翻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金京姬;《呼兰河传》的朝(韩)语译介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孙素侠;从沉潜到重生[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7 邱丽娟;反讽——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修辞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龙波兰;《呼兰河传》的空间叙事[D];西南大学;2011年

9 孙岩;从寂寞登场到余音绕梁[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施琴;抒情小说体式的拓展和陌生化叙事——《呼兰河传》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24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24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a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