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本作品意义的诠释与探寻

发布时间:2017-12-28 01:07

  本文关键词:文本作品意义的诠释与探寻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本意义 作者与读者 创作与阅读 诠释


【摘要】:如果将“世界”从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说”(作者、读者、作品、世界)中剔除的话,那么通过研究剩下的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会对文本意义的诠释与探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还能引起人们对创作与阅读的新思考。 作者和作品之间存在意义交集,作品和读者之间存在意义交集,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意义交集,由此可以划出一个各有交集的三环。关于三环中的交集与空白,也各自有其意义。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最为复杂,也最为有趣。同样身为主体,与作为客体的作品相比,作者和读者具有很大的能动性,因而关于文学活动的主动权的争夺也就在两者之间产生。作者不全然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指引者,读者也不见得就是一个逆来顺受的接受者。作品意义的来源绝不是单一的,语言固然是根本原因,但作品的意义往往由作者和读者共同确定。怎样的诠释是合适的,而怎样的诠释又是过度的呢?作者进行了创作,确定了文本,那么最中心的意义是无论如何不能绕开作者的;读者作为接受者,并不是单纯地接受,读者是能动的,,作品意义无法最终确定,但是会在读者的努力下不断广化和深化。作者的创作是作品意义产生的初因,读者的阅读是作品意义演绎的动因,作品则是为其意义的演绎提供一个客观条件。 另一方面,文学活动中又出现了“无我”写作和“有我”阅读。“无我”写作的背后是更加厚重的“有我”。作者只有对世界有着更为深刻的体悟和洞察,才能够驾驭好作品,在“无我”中充盈着“有我”。同时,读者的阅读日益成为一种再创作,作者从作品中退出,读者带着自己进入作品。这时,读者就成为新的作者,读者离开自己的世界,进入作者的世界,更多的意义就此衍生。这时便会发现,文学创作也好,文学阅读也好,都应有一个“度”的存在。无我创作不是真的“无我”,同时也不能太“无我”,像罗布-格里耶的一些作品,阅读难度太大,实则已降低了其文学性。“有我”阅读很容易在过度诠释的路上越走越远,如果作品被滥用到实用主义乃至功利主义的极端,那就太可悲了。
[Abstract]:If the "world" from the four elements of Abrams's "say" (authors, readers, works and the world) removed it, then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se three remaining, not only on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interpreta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to explore, but also lead to new thinking on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people.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强;;现代释义学与声乐表演的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5期

2 胡浩岚;;海市蜃楼之操控与被控 中国美术馆“延展生命”新媒体三年展[J];艺术与投资;2011年09期

3 张淑萍;;从艺术接受心理上谈楚漆木雕刻艺术[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4 刘绍静;;文学误读的原因[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5 李新亮;;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差异[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孔瑞;;作者虽死,其魂犹存——浅议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J];英语教师;2011年06期

7 钱玺仰;李崇月;;接受美学视角下毛泽东诗词中意象的翻译——以《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意象的翻译为例[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接受之维[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黄滔;陈婧;;“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的审美需求分析[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沛然;刘大伟;;试谈新闻摄影的读者接受[A];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8年

4 王卫东;;文学的二重性——简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和超审美意识形态性[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周晓秋;;浅谈《新诗戏剧化》和英美新批评的影响[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何卫平;;伽达默尔为何批评接受美学?[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7 王达敏;;超越原意阐释与意蕴不确定性——《活着》批评之批评[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张立群;;历史的“出场”与经典化趋向——从世纪初诗坛代际划分及其相关命名谈起[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刘毅青;;梁启超解释学接受美学的情感论构造[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陶泽慧;;回译的评估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湛;物性[N];美术报;2009年

2 杨波;现实的,太现实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肖逢;“5·12”作品版权免费登记助力灾后重建[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4 范达明;思想内涵是体现艺术作品意义的重要标志[N];美术报;2010年

5 宗石;影友对“PS”何以如此“同仇敌忾”?[N];中国摄影报;2007年

6 张维红;《玉台新咏译注》解读[N];光明日报;2008年

7 林百欣科技中专 林美彤;浅谈网络美术欣赏教育[N];汕头日报;2010年

8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高小康;我看人文学术发展三十年[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小文;和梦想一起飞翔[N];文艺报;2006年

10 雷颐;“后现代批评”与“中国国情”[N];经济观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王鹏涛;读者信任视角下的出版品牌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庆波;文本作品意义的诠释与探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左洁;作者·文本·读者[D];苏州大学;2007年

3 柳涛;消费信仰时代我国出版业营销变革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吴海燕;语文教学对文学文本的意义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亚旭;批评伦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箫言;从接受理论视角看《聊斋志异》的三个英译本[D];延安大学;2011年

7 李亚;《玛丽戈尔德的魔术》(第九、十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8 陈彩丹;从接受美学理论看亲属称谓语的翻译[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雯;从期待视野视角看庞德/林纾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中南大学;2011年

10 甘健;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接受美学思考[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43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43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b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