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艺术生态壁龛”:贡布里希的一种独特艺术文化史观

发布时间:2018-01-02 12:00

  本文关键词:“艺术生态壁龛”:贡布里希的一种独特艺术文化史观 出处:《社会科学家》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生态壁龛 贡布里希 图式 情境逻辑 决定论 艺术文化史观


【摘要】:"艺术生态壁龛"是贡布里希的一种独特艺术文化史观。它首先对贡布里希的图式与情境逻辑的互动演进关系具有整合作用;其次是艺术家创作的自由意志和历史决定论的一种独特关联;最后对艺术文学史观,文化史观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Abstract]:"Art Ecological niche" is a unique view of art and culture history of Gonbridge. Firstly, it has the function of integrating Gombrich's schemata and the interactive evolution of situational logic. Secondly, there is a uniqu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ree will of the artist's creation and the historical determinism. Finally,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view of art and culture is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百色学院中文系;
【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单位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13XZX00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110.9
【正文快照】: 目前学界对贡布里希(以下简称“贡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贡氏的图式论、情境逻辑论,而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艺术生态壁龛”的提出,对探究贡氏的图式和情境逻辑二者之间的互动演进具有整合作用;对艺术家的创作自由意志和历史决定论起到一种桥梁作用;对文学艺术史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光;;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浅析陌生化手段在“聊斋形象”创作中的运用[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张智义;关于华兹华斯诗学遗产价值的再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胡俐;黄春华;;浅析《印度之行》中的后殖民意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4 王圣扬;孙世岗;;西方诉讼证明标准本土化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5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饶晓红;;昆丁:麦克白人生箴言的全面演绎——《喧哗与骚动》的互文性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饶晓红;;“声音”与“愤怒”——班吉的后结构主义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张静静;;人类苦难与艺术困境——论阿多诺的“奥斯威辛”命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何春耕;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情感化审美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梁文春;;从空间视域的角度解读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明;周越;;动画之梦幻饕餮——动画片审美主动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赵学勇;;叙事学视阈中的鲁迅阐释[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4 戴冠青;;朱熹的民间想象与闽南民众的崇儒精神[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戴冠青;;用审美心胸打造诗意人生——论《陈明玉吟稿》的美学价值[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6 米琳;;《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性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吴荣兰;;从无声到有声——论《喜福会》中华裔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戴方方;;《最蓝的眼睛》的多文本叙事结构和多元叙述视角[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烨;;用精神分析批评解读《小镇畸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戴丹;;艺术批评的另一种理论取向:情境分析——以蔡国强之《草船借箭》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贾奋励;电子地图多尺度表达的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6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9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岳婷婷;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戏剧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孔德鑫;爱·摩·福斯特的“联结”之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杜兆群;素描结构语言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石睿;探寻精神的归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彬;接受美学对语文教学影响的辩证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胡潇;跨文化视野中《喜福会》的文化因素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罗秋荣;痛苦而丰富的“追寻”之旅[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琬;决定论与机遇论之争:休谟问题的延续(下)——必然性在理性探索中的无限展开[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杜智芳;丹纳美学理论新释[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3 赵蔓芳;;《圣殿》中的决定论色彩[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朱寿桐;;新世纪文学走势与传媒决定论[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01期

5 刘江伟;;法兰克福型例和兼容论[J];心智与计算;2007年02期

6 庞元正;辩证决定论的创立是决定论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J];哲学研究;1994年02期

7 何英;再论内因和外因的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8 刘魁;;文明转型与人类时间意识的未来趋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付丽云;;物质决定论与《野性的呼唤》[J];才智;2008年12期

10 况志华;;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基于心理学视角[J];心理学探新;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晓冬;;对心理学的决定论基础的思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森;;因明在西藏[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3 陈英敏;;人性的解读——人性观与心理治疗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朱照宣;;牛顿《原理》三百年祭[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5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在位内膜决定论”[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陈小平;;基于信念修改逻辑的归纳支持[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7 吴言发;;“三本论”在苗医学中的指导作用[A];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2003年

8 韩渭宾;江道崇;邓建平;袁海良;洪时中;;算法复杂性与地震预报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9 尤振家;;偌大包袱该放何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霍俊明;;诗歌伦理与深入当代[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健 资深媒体人;新场地决定论[N];东方早报;2011年

2 孙国瑞;别再忽悠消费者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3 陈二厚 姚润丰 杨希伟;勿让“工程决定论”麻痹防洪抗洪意识[N];联合日报;2007年

4 荒岛;广告决定论[N];重庆日报;2000年

5 朱妙宽;关于劳动价值决定论的八种不同观点[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记者 陈炳欣 北京;“面板品质决定论”逐渐势微 品牌魅力开始彰显[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7 志灵;律师怎能为“远因决定论”推波助澜[N];检察日报;2007年

8 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常务副主任 郑祖辉;数字集群通信的“终端决定论”[N];通信产业报;2002年

9 韩立勇 许志刚;“赃款去向决定论”之我见[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何瑞琳;“三流生源”带出一流素质[N];扬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平;李大钊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刘华杰;浑沌语义与哲学[D];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

3 饶静;太初有言—诺思洛普·弗莱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华军;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对不同药物反应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5 徐琼星;危险的自由——莫妮卡·马龙作品主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陈熙;生物学哲学中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魏良益;我国企业规模与制约因素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王林辉;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平;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10 刘顺会;T细胞特异性识别的结构动力学机制和数量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妮妮;贡布里希的视觉艺术观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欣;试论乔治·爱略特的决定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3 叶立国;明晰“相关决定论”概念的一种可能方案[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王永伟;严格因果关系的命运[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荣立武;语言与逻辑——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高照;[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7 王楠;视觉图像的心理规律初探:从阿恩海姆的“图”到贡布里希的“图式”[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国柱;贡布里希与波普尔[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覃始龙;伊迪斯·华顿小说中的决定论与自由意志[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李云利;《消失的符号》中惊悚氛围的预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69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69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b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