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再论“关联的容器”—─美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叙事空间的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2 14:16

  本文关键词:再论“关联的容器”—─美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叙事空间的个案分析 出处:《装饰》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体验设计 艺术博物馆 空间句法理论 可视图解分析 空间叙事


【摘要】:作为配合信息化观展方式转变的博物馆临场体验设计,客观上需要博物馆建筑与其展品之间建立更为直接和互动的联系。本文借由空间句法理论及其可视图解分析方法,对美国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扩建部分进行了展品布置与空间可视性关系的探讨,初步证明了空间结构及其可视性对编排展品的叙事主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将对弥合"容器"与展品之争,增强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的临场体验及特色给予一定的启发。
[Abstract]:As a combin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iew exhibition mod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useum site experience design.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re is a need to establish a more direct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seum architecture and its exhibit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ace syntax and its visual graphic analysis, makes a study of the British Art Center of Yale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extension part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New York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yout of exhibits and the visibility of space. It is preliminarily proved that spatial structure and its visibili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rrative theme of arranging exhibits, and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will help to bridge the dispute between the "container" and the exhibits. Enhance the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design experi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to give some inspira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基金】:2013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3B066) 2013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分类号】:J171.2
【正文快照】: 在信息化远程观展方式的影响下,为了保持博物馆对大众的吸引力,博物馆除了承担传 统的陈列、收集、保护、研究、教育等职能外,旅游、文娱、餐饮等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催生了一批博物馆综合体的出现,功能复合与数字技术的普及一时间成了应对信息化观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翔;朱培栋;;临场体验和功能复合——信息化背景下的当代博物馆设计的两种倾向[J];建筑学报;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扬;苏继会;;徽质空间的类型学探索[J];工程与建设;2009年06期

2 朱莹;梅洪元;李弘玉;;适度现代性的建筑诠释——以本溪博物馆建筑创作为例[J];华中建筑;2009年02期

3 潘明率;;实用而人性化的建筑改造设计——解读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改造[J];华中建筑;2010年05期

4 周懿;徐峰;;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博物馆建筑与展品的关系[J];华中建筑;2011年11期

5 钟梅;;探讨建构当代中国博物馆建筑的“文脉”[J];建筑创作;2010年10期

6 陈翔;朱培栋;;临场体验和功能复合——信息化背景下的当代博物馆设计的两种倾向[J];建筑学报;2009年07期

7 肖玉婷;戴向东;覃文权;黄艳丽;贺辉;;家具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小欣;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宋江涛;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翠;建国以来北京博物馆功能设计发展趋势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汶承;博物馆园林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屈天鸣;地质公园博物馆建筑设计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何玲;展示空间的戏剧性编排设计[D];江南大学;2012年

5 刘玮;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雎蔚;城市环境下的中国墓葬遗址博物馆设计[D];清华大学;2009年

7 俞乐伟;专题博物馆空间序列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8 周懿;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钱敏;基于空间句法的博物馆建筑内部空间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郁郁;“建康意象”—东晋博物馆建康都城文化遗存展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西亚·弗里兰;高天民;;金钱、市场、博物馆[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红音;;美国纽约及附近地区博物馆馆藏藏族艺术品介绍(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3期

3 ;2011波特兰艺术博物馆双年展[J];东方艺术;2011年09期

4 ;“为教育的艺术空间”——中美艺术博物馆教育研讨会在京召开[J];中国美术馆;2008年08期

5 汉斯·贝尔廷;周飞强;白燕清;;全球时代的当代艺术与博物馆[J];美术馆;2008年01期

6 冷立松;李鹏;;浅谈装置艺术[J];华章;2010年29期

7 扬·佩罗;郭红梅;;一个更为强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保罗·希梅尔访谈[J];世界美术;2010年04期

8 陈明;;华盛顿的艺术之夜[J];世界博览;1998年08期

9 刘鹏;;美国艺术博物馆中的私人捐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3期

10 ;多元文化主义的限度——第三届广州三年展论坛实录[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青生;;中国建设世界艺术博物馆与国际的关系[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金维诺;;龟兹艺术的创造性成就[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庆华;艺术展览:票源紧缺[N];北京商报;2007年

2 辛华;5000万美元油画名作被指赝品[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记者 孙漪娜 李文昌;“为教育的艺术空间”中美艺术博物馆教育研讨会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8年

4 黄厚明;高校艺术史教学应重视和利用博物馆资源[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续鸿明;除了展览,美术馆还要做什么?[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含唐;墨西哥艺术家将“文身”带入大雅之堂[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凯;是否要唯“马首”是瞻?[N];美术报;2007年

8 叶滢;艺术往哪里流动[N];经济观察报;2008年

9 美周;中瑞联展媒体艺术“延时”[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06级博士生 刘鹏;“漫长而喧闹的关系:美国艺术当中的东西方交叉点”[N];美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浩;公众与展场[D];上海大学;2013年

2 张激;国家艺术支持[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希言;北京地区艺术博物馆长期陈列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2 孟书远;试论博物馆对公众艺术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葛毅;现代项目管理在美术馆运营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4 陆豪;20世纪前期美国艺术博物馆与现代主义艺术美国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陈姣娇;解读网络交互状态下的个性化审美体验[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清媛;中国博物馆艺术教育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张轶;中国艳俗艺术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69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69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7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