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种子和文学的想象力
本文关键词:苹果的种子和文学的想象力 出处:《文艺争鸣》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想象力 苹果品种 文学 种子 多样性 驯化 阅读 基本的 有性繁殖 遗传结构
【摘要】:这是一个文学问题系列讨论的开始。我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童年决定了其一生的方向,世界基本的图像就是这时候来到这个人的情感和思维之中,此后成长和老去的过程,只是局部不断被修改的过程,其基本的图像是不会被抹去的。文学也同样如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试图踏上文学走来的道路,逆行而去,寻找文学的童年。文学走来的道路有千万条,我们只能选择其中很少的道路走回去,而且谁也不知道能否真正抵达它的童年,只要沿途的景色逐渐返老还童,我们也就不虚此行。承蒙张未民先生的美意,选发这组关于文学与想象力的文章。张新颖的《苹果的种子和文学的想象力》是一个放大的美妙比喻,指出了文学的想象力被驯化之后的处境。王侃的《想象之迷》迈出了三步,单纯、疗救和相信,似乎要用三个步伐来说出想象力在文学里有过的经历。史佳林的《关于想象力的札记》是个人的阅读史,表达了文学的想象力只有在阅读的敏感里才能栩栩如生。张博的《以志逆意》在讨论文学的想象力时融会贯通,这是阅读和写作真正交融之后的成果。写下《诗性智慧和艺术想象》的王嘉良是这里最为年长的,文章十分扎实。可以看出王嘉良的知识结构与张新颖、王侃不一样,与史佳林、张博更加不一样,于是王嘉良的文章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知识只会不断更新,却永远不会过时。因为过去累积起来的知识已经成为我们的传统,而且知识的传统是永远开放的,是永远不会完成或者说是永远有待于完成的,更新就是为了这个"有待于完成",就是为了加入到这个传统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而获得自己生存下去的权利。没有融入到传统之中的知识,总是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还在喋喋不休地说起庄子和亚里士多德这些老家伙们说过的话。以上五篇文章是我的选择,我自己的两篇演讲稿是张未民先生的选择。
[Abstract]: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 series of literary issues. I once said that a person's childhood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his life, and the basic image of the world comes into that person's emotions and thoughts. After that,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and getting old is only a process of local constant modification, and its basic images will not be erased. The same is true of literature. Our work is to try to set foot on the path of literature, retrograde and go away. There are thousands of ways for literature to come. We can only choose only a few of them to go back, and no one knows whether it can really reach its childhood, as long as the scenery along the way is gradually returning to children. Thanks to the kindness of Mr. Zhang Weimin, we have chosen this set of articles on literature and imagination. Zhang's "Apple seed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 is a wonderful metaphor for amplific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situation after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has been domesticated. Wang Kan's "Fantasy of Imagination" takes three steps: simplicity, healing and belief. It seems to take three steps to describe the experience of imagination in literature. Scarlett's Notes on Imagination is a personal history of reading. Expresse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only in the reading sensitivity can be lifelike. Zhang Bo in the discussion of literary imagination. This is the result of a real blend of reading and writing. Wang Jialiang, who wrote "poetic Wisdom and artistic Imagination", is the oldest and the article is very solid. We can see that Wang Jialiang's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Zhang novel. Wang Kan is not the same as Jialin and Zhang Bo, so Wang Jialiang'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fact that knowledge will only be constantly updated. Because the knowledge accumulated in the past has become our tradition, and the tradition of knowledge is always open, will never be completed or is always to be completed. Renewal is for this "to be completed", is to join in this tradition, with the help of existing knowledge to obtain their own right to survive. Not incorpo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It's always a flash in the pan. That's why we're still chattering about what the old guys like Chuang Tzu and Aristotle have said. These five articles are my choice. My own two speeches are Mr. Zhang Weimin's choic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基金】: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B104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小时候吃苹果,常常是分着吃。一个苹果从中间切开,就会看到核心的地方排列着五间小房子,每间小房子里面躺着一颗种子,褐色,油亮,光滑。小房子的形状有点像摇篮,你可以想象五颗种子躺在像五角星一样排列着的五个小摇篮里。有时候会好奇地用牙齿咬苹果种子,每一次都是苦涩的,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钧;;一只前蹄留在黑夜 一只前蹄探进黎明——宋长sナ∠骩J];青海湖文学月刊;2011年01期
2 ;无火起烟[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11年08期
3 唐东堰;李欣仪;;论“五四”写实主义小说对想象力的束缚[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孔见;;写作的自由[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布衣甲;;《赎罪》:悲情的洗礼[J];观察与思考;2008年Z1期
6 张锦;;诗人济慈的真实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何大草;;我不信——创作谈[J];当代文坛;2009年02期
8 蔡宛柳;;在文学的天空放飞自由的心灵[J];青年思想家;2004年01期
9 余杨;;文学为何物?[J];译林;2009年05期
10 黄颖仪;论钢琴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铮;;简论人类文明的艺术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陈婷;;乐之“灵”——营造想象空间,放飞学生的音乐灵性[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金艳;;创造缤纷的数学童年——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4 柳华;;探究性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学习兴趣的激发——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云晓;赵霞;;仰望星空才会充满希望——中国儿童想象力危机报告[A];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暨繁荣科普创作论坛专辑[C];2009年
6 黄裳裳;;论文学的日常性品格[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唐建清;;冷战后时期的文学与“文明的冲突”[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8 向成国;;文学的当下困境[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晓风;;新时期文学的未完成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贾焕新;;寒富苹果在康平发展之希望[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高兴荣;“董志塬”苹果分外红[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2 孟妮;陕西苹果:声名享誉欧洲[N];国际商报;2011年
3 河南省三门峡市园艺总站 杨新社 高艳华;苹果贮藏保鲜应注意的问题[N];河北科技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申红涛 王而平;“润太一号”柱状苹果落户山西永济[N];科学导报;2011年
5 郑军(科幻作家);走出想象力的陷阱[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6 本版编辑 蒋巍 邱华栋 赵丽宏 麦家;抚今追昔 四海文朋深圳见证巨变[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鉴传今;从对话到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烟台专家谈陕西苹果[N];铜川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翔 实习记者 戴钦;查尔斯·德波:需要社会学的想象力[N];经济观察报;2005年
10 谢迪南;杨鹏:保卫想象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大伟;“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复旦大学;2005年
2 潘殊闲;叶梦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裴登峰;战国七十年文学编年[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4 周春玲;九十年代文学与当代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强;庆历士风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袁盛勇;宿命的召唤[D];复旦大学;2004年
7 马汉钦;中国形神理论发展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坤;文学中的“疯狂”女性: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演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田耕宇;元和到元(礻右)文学的创新与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解文超;先秦兵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洋洋;论舒婷成功的原因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蓓蓓;论声乐学习中的想象[D];山西大学;2005年
3 姜贵珍;大陆奇幻小说概论[D];兰州大学;2007年
4 黎斌;从意大利假面喜剧[D];四川大学;2007年
5 唐东堰;科学主义与五四小说的历史局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高华菊;约翰·济慈“消极能力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郑建强;论波德莱尔美学思想与浪漫主义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8 陈大楚;儿童画教学创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焦朝霞;河北省苹果潜隐性病毒的分布特征[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温小权;EurepGAP对陕西鲜苹果出口贸易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11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1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