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时代和谐美的典型形态:优美与壮美
本文关键词:古典时代和谐美的典型形态:优美与壮美 出处:《前沿》2009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优美与壮美是文艺范畴中古典和谐美的典型形态。二者不仅相形相伴以形成和发展,而且在表现形态、审美特征、审美效果等方面相对而出、各执一端,同时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最终统一于古代素朴的"和谐美"理想;作为历史上最早的文艺形态,优美和壮美成为探讨文艺范畴的起点。
[Abstract]:Beauty and splendor are typical forms of classical harmonious beauty in literature and art. They not only form and develop with each other, but also appear relatively in the aspects of performance form,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esthetic effect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y permeate each other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finally unified in the ancient simple "harmonious beauty" ideal; As the earliest form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history, beauty and beauty become the starting point of discussing the categ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2006年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音乐思想”,编号20061d0500200132 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当代文艺思潮中的发生学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与人类起源是同步发生的。据此,我们也可以把文艺形态的发展史同人类发展史联系起来,作为对文艺形态进行考察的基本原则,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文艺对象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类型。作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审美范畴,优美和壮美不仅是文艺学历史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李建盛;方法论与20世纪中国美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陈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蔡岳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徐晓霞;尼采悲剧学说演绎过程和酒神精神实质[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郭玉生;从人生论美学到实践美学——中国悲剧观演变论[J];东方论坛;2004年01期
8 焦淑军;马克思“两种尺度”理论中的和谐思想[J];东疆学刊;2005年02期
9 邹元江;关于俄国形式主义形式与陌生化问题的再检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马衍明;柏拉图与卢梭的文艺批判论比较[J];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费邓洪;费茸;;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音乐的数学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禾;论中国宫廷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2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4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炳全;人性彰显和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复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宗成河;早期尼采的政治哲学[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8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王俊;于“无”深处的历史深渊[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程远;王蒙审美理想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剧爱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范晓明;寻求心灵的自由[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8 黄珊珊;色彩与文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银昌;《焦氏易林》四言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谭佳;李泽厚的人生论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作楫;壮美的豪情——读郭小川的《祝酒歌》[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力戈;;深切的怀念——大型纪录片《少奇同志,人民怀念你》观后[J];电影评介;1980年05期
3 邓星雨;;象奔腾呼啸的黄河——《昆仑山的太阳》读后[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佛雏;;《人间词话》五题[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赵璧仁;;壮美 优美 精美——《茶花赋》艺术美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吴逸群;;音乐的春天——“上海之春”简介[J];音乐爱好者;1980年02期
7 阿眉;;她,站得最高!——记著名女登山运动员、运动健将潘多[J];中国民族;1981年04期
8 任海鹰;;水兵的青春(外一首)[J];天涯;1981年02期
9 李汉强;邹淑良;;冬访鹦歌岭[J];天涯;1981年03期
10 郑小枚;;啊,我的中华[J];天涯;198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静;;东坡词,,以壮美之笔写士大夫之思[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玉华 特约记者 梁炜;我省为高校营造优美育人环境[N];湖北日报;2000年
2 记者 尹鸿祝;希望推出更多真挚深情优美动听的新歌[N];人民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宋丽珍;踏波逐浪 优美惊险[N];文汇报;2000年
4 曹积三;一首优美的田园诗[N];文学报;2000年
5 刘毅;壮美的诗情之旅[N];中国旅游报;2001年
6 高万云;雄浑 博大 壮美[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梁栋;网络社会的壮美与孤寂[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徐茂昌;起步沉重,但很壮美[N];解放日报;2001年
9 梁光弟;英雄伉俪 壮美人生[N];人民日报;2001年
10 梁娟 钱荣 王娟;青海旅游开发应留住原始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丹;对花溪旅游资源的美学思考[D];贵州大学;2006年
2 胡继明;蜡丸难寄惜雄文[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18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1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