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诗歌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隐喻在诗歌中的运用 出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隐喻 诗歌 联想 运用 乡愁 死亡 本体 相似之处 艾米莉·狄金森 使用范围
【摘要】:隐喻的使用范围很广,在诗歌中运用尤其普遍。通过举例分析中外诗歌中隐喻的运用,阐述了隐喻的作用。
[Abstract]:The use of metaphor is very wide, especially in poe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se of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foreign poetry, and expounds the role of metaphor.
【作者单位】:
【分类号】:I207.2
【正文快照】: 隐喻(metaphor),就是利用一种概念来表达另外一种概念[1]。使用隐喻,将两种通常毫无关联的事务相提并论,是因为人们在认知领域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一些能够直接体验到的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启功;古代诗歌、骈文的语法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钟敬文;晚清时期民间文艺学史试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邓魁英;杜诗中的反诛求及其社会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郭超;略论巴·布林贝赫的抒情诗[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5 齐冲天;论元代民族诗人乃贤[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3期
6 色道尔吉;蒙古族文学概况(续完)[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4期
7 王永生;“各种文学,都是应环境而产生”──学习鲁迅论文艺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札记[J];求是学刊;1980年02期
8 赵克;蒲松龄设馆教书时间的考证[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9 高起学;谈谈钟嵘的诗味说[J];人文杂志;1980年02期
10 曹汾;唐朝时期中日文学艺术的交流[J];人文杂志;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庭;;蔡襄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A];蔡襄及其家世——纪念蔡襄诞辰975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2 蔡厚示;;朱熹诗和诗论[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3 杨昌国;;工具·艺术:苗族舞蹈走向生活[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4 杨世章;;苗族谚语试论[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贺春英;高恋丽;;商业信函刍议[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葛桂录;;略论华兹华斯在20世纪中国的接受历程[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7 戴芙蓉;;反映在流浪汉小说《基姆》中的存在主义哲学观[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8 魏颖超;;论威廉·戈尔丁笔下的人性[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9 张兰珍;;浅谈诗歌中的高层式结构[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10 康澄;;两位俄国天才女诗人折射出的“白银时代”诗歌光芒[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城;殷龙龙:插上诗歌的翅膀[N];北京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彭俐;重读卞之琳[N];北京日报;2000年
3 鲁祥;笔,耕耘的犁[N];中国船舶报;2000年
4 宁珍志;也谈纯文学期刊的版块结构[N];中国建材报;2000年
5 毛亚庆(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刘松媛;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亮相”中国[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红孩;大意失荆州[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李晃;新世纪:诗人何为?[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段扬;诗歌当药治心病[N];健康报;2000年
10 王晓波;“无冕中书令”[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120100;唐代咏史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马大勇;清初金台诗群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韩高年;颂诗的起源与流变——三代诗歌主流的逻辑推演与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羽;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周敏;韩愈诗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徐东日;李德懋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学相比较[D];延边大学;2002年
10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舫;希腊罗马神话在俄语中的反映[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伟龙;齐梁咏物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欧美;文学世界的诗性品格[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4 楚宗礼;试论新时期诗潮[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5 史成业;英汉诗律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温辉;意象和意境:英译唐人绝句[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刘磊;北宋洛阳钱幕文人集团与诗文革新[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赵厚均;大小谢比较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李佳;盛唐诗歌的传播模式[D];河北大学;2000年
10 武氏海河(VU THI HAI HA);唐代妇女的画卷——浅论李白的妇女诗[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429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29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