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乡土情思—贾平凹和哈代小说创作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6 04:19

  本文关键词:乡土情思—贾平凹和哈代小说创作比较研究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比较研究 自然景色描写 文化思虑 精神归依


【摘要】:贾平凹和哈代虽然处于异域环境,不同年代,但他们的一些小说都具有浓重的乡土色彩。两位作家在这些作品中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农村的自然环境以及在一些现代文化因素影响下的农村生活状况。两位作家的这类作品常被称为乡土小说。本论文以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对乡土事物的情与思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两位作家的乡土小说做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本论文呈现了两位作家乡土小说创作的一些相通之处。 本论文共有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介绍了两位作家的背景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即本论文的第一章。这一部分通过对两位作家乡土小说中自然景色描写的研究,呈现了他们乡土小说创作的一些相通之处。自然景色描写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大作用。本论文呈现了自然景色描写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所发挥的两个相同作用。第一,自然景色描写为叙述书中人物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自然环境;第二,自然环境描写帮助两位作家表达思想和情感。本论文同时也指出,两位作家通过在一些乡土小说中呈现平和、素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们对平和、素朴的自然环境的赞美与尊重,表达了他们对新的时代里人们精神归依的思考以及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关怀。 第三部分,即本论文的第二章。这一部分通过对两位作家在其乡土小说中对一些文化因素的思考的研究,呈现了他们乡土小说创作的一些相通之处。面对各种新出现的文化因素,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与矛盾,人们的精神归依应在何处?人们应该何去何从,才能更加智慧地生活,才能更利于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宇宙和谐?在贾平凹和哈代的乡土小说中,两位作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对一些文化因素的思考。第一,对新的时代里善良的人物形象的思考。本论文在这一部分呈现了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对新的时代里人们精神归依的总体性思考。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指出,面对各种新的文化因素,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与矛盾,人们应该坚信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它仍是新的时代里人们的精神归依之处,仍是人们完善性格、发展心智、日常思考和行为的精神指导;人们只有坚持传统文化精华的精神指导作用,才能更深刻地懂得何去何从,才有利于心灵的平和,有利于过上平和、宁静的生活,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宇宙和谐;新的时代里善良的人物形象即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以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精神家园,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指导的人们。第二,对新的时代里人们价值判断的思考。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通过呈现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他们不同的价值判断,表达了他们对新的时代里人们价值判断的思考,并表达了相通的观点。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指出,面对各种新的文化因素,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与矛盾,人们应该坚信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它仍是新的时代里人们的精神归依之处;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仍应以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依据,从而作出更合乎道德,更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宇宙和谐的价值判断。第三,对美好人品的赞美。在贾平凹和哈代的乡土小说中,一些人物即使面对生活的考验与磨难,仍然坚守做人的本分。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弱点与不足之处,但他们的美好品质闪耀着传统文化精华的光辉,值得由衷的赞美。通过对这些人物美好品质的赞美,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表达了相通的观点,即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它仍是新的时代里人们的精神归依之处,仍是人们日常思考和行为的精神指导。第四,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都对新的时代里一些人物不道德的观念和行为进行了批判。通过对这些人物不道德的观念和行为的批判,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表达了相通的观点,即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它仍是新的时代里人们的精神归依之处,仍是人们日常思考和行为的精神指导。第五方面主要探讨了贾平凹在其乡土小说中对中国孝文化的思考和哈代对爱的精神的思考。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指出,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它仍是人们的精神归依之处。 第四部分是结语。本论文通过对贾平凹和哈代乡土小说的比较研究,呈现了他们乡土小说创作的一些相通之处。两位作家都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表达了深沉的乡土情感,表达了他们对新的时代里人们精神归依的思考和人类前途与命运的关怀。两位作家通过他们的乡土小说告诉读者: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它仍是新的时代里人们的精神归依之处,仍是人们完善性格、发展心智、日常思考和行为的精神指导;人们只有坚持传统文化精华的精神指导作用,才能更深刻地懂得何去何从,才有利于心灵的平和,有利于过上平和、宁静的生活,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宇宙和谐。面对各种新的文化因素,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与矛盾,人们应该以传统文化的精华为精神指导,启发自己以不断获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完善性格,从而有利于心灵的平和,有利于过上平和、宁静的生活,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宇宙和谐。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0-03;I10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海兵;;贾平凹的生态思想及形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东旭;;论贾平凹小说中的乡土情结[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红;乡村守卫者的悲歌——《土门》与《苔丝》之比较[D];西北大学;2003年

2 刘莉;哈代《还乡》中乡村的自我维持[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31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31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